林枫在VaultGuard 3.0上可是搞了一堆专利的。
包括“基于时间戳的多设备数据同步算法”、“基于零知识证明的端到端加密系统”、“基于差分同步的数据传输压缩算法”以及“基于规则匹配的动态密码生成算法”以及“基于开放API的密码管理服务”等在内总共11个算法专利。
这些专利基本就是确保VaultGuard 3.0安稳的技术护城河。
一个专利看起来倒也没什么。
但这11个专利组成的联动无疑能够成一个不错的专利堡垒。
说完全无可替代,有点过于武断。
但林枫能确定在5年之内竞争对手无更优解决方案。
林枫清楚,这些专利不仅能保护VaultGuard 3.0在短期内的商业竞争力。
而且长期来看也能发挥不错的效力。
毕竟这其中有些专利哪怕以之后几年的眼光来看也有不错的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高通来说,手握大量技术专利的VaultGuard无疑是一块肥肉。
VaultGuard背后的11项专利,涉及的是全新领域——个人隐私与企业安全。
这对高通来说意味着可以用技术专利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同时在移动设备的安全市场形成更深的壁垒。
因此林枫猜测高通等来意跟VaultGuard背后的专利有关系。
这点从高通对林枫的称呼也能看出来。
别的跟林枫联系的都是称呼林枫的开发者ID。
而高通方面却直接称呼林。
因为林枫专利注册涉及到信息公开用的可全都是林枫这个名字。
因此高通方面能知道林枫本人的名字也不例外。
而卡尔森的话也印证了林枫的猜测。
“是的,”卡尔森的语气不紧不慢,带着一点专业的客气,“我们最近注意到VaultGuard的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在多端协同的加密技术上,您和您的团队显然走在了行业的前沿。能与您直接沟通是我的荣幸。”
林枫没有急着回答,只是笑着说:“荣幸不敢当,但请直入主题吧。”
卡尔森也不绕圈子:“我们高通希望以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VaultGuard的全部权益,包括背后的全部专利。”
好吧,这确实挺直接的。
而且这报价听起来也大气多了。
比起海岸金融围着两三亿美元玩拉锯游戏。
八亿美元还是很有冲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