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像是土豆晚点收也可以,水稻的收割时机往往就那么两三天。
一旦错过了,收成就会损失不少。
所以一般割水稻都是等到九成熟的时候,就开始组织抢收。
这两天,村长和村子里经验老道的老人们早晚都要在稻田里转悠。
除了判断稻谷的成熟度,还要观天看天气。
时机一到,村长便开始一声令下组织大家收稻谷。
稻谷割下来后整整齐齐地捆成一束束码着,再挑到晒谷场用禾戽(hù)来给水稻脱粒。
禾戽的样子像是一个巨大的斗车,下面是用木头做成的斗状大桶,上面插上竹篾做的三面墙。
脱粒的时候高高扬起手臂,大力挥动着稻穗朝着斗内甩去。
谷粒四下飞溅,被竹篾挡住后便会乖乖落进下面的大斗。
虽然这种方法原始又费力,但是确是他们目前最容易做出来的脱粒工具。
而且每次打的时候,稻穗甩到四壁的撞击声和稻谷四下弹跳的声音,在众人的耳朵里也是格外的美妙动听。
打完稻谷还不算完,趁着天气晴朗,还要赶紧把打下来的稻谷在晒谷场摊开晾晒。
晒谷子的活计相对轻松,只用上午下午各翻一次就行。
所以这些活计都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在弄。
别看他们年纪大,但是这样的农活做起来十分的耐心细致。
守着一摊稻谷的同时还能顺手把打下来的稻草给变成稻草绳和草鞋,剩下的也都仔仔细细捆扎成一个个小垛在旁边晒干。
这两天天气好,稻谷晒上三四天就差不多了。
眼下大家都不缺吃的,便各自分了稻谷回家,准备待吃的时候再用杵臼给稻米脱谷。
之所以收了稻子并不着急脱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里的玉米也已经熟得硬邦邦的了。
包裹着玉米的苞叶也都发黄松散,似乎在催促着大家赶紧动手。
毕竟之前吃过一次玉米,那硕大的玉米棒子到现在还让大家记忆犹新。
有人甚至仔仔细细地将一颗棒子上面有多少玉米粒都给数了一遍。
如今玉米彻底成熟,大家都能期待这一片玉米地到底能收多少玉米棒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