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冯铨:从魏忠贤到清廷,一个贰臣的跌宕人生

五、效忠顺治

顺治十年(1653年),冯铨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三月二十一日,顺治帝发布诏书,以“冯铨原无显过,且博洽故典,谙练政事,朕方求贤图治,特命起用,以观自新”为由,命令吏部通知冯铨迅速前往京城。三月二十七日,顺治帝亲自召见冯铨,表达了对他的关切与重视。当日傍晚,冯铨与几位大学士一同被召入宫中,顺治帝谈及翰林官的才干问题,认为只需亲自考核,即可判断文采的高低。在此场合,冯铨巧妙地提出:“皇上选拔人才,不应只看重文章,南人汉官文章华丽但往往不善实务,满人虽文章逊色但办事效率高。”冯铨的这番言论,既迎合了顺治帝对满汉官员差异的看法,又间接贬低了南方汉官,尤其是被弹劾过的陈名夏和陈之遴,二人均来自江浙地区。顺治帝对冯铨的观点表示赞同,次日便恢复了冯铨的官职,重新任命他为弘文院大学士。

冯铨复出后,继续在清廷中发挥影响力。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被加封为少师兼太子太师,与大学士洪承畴一同建议恢复明朝的票拟制度,又与大学士谢升等人共同议定了郊社、宗庙的乐章。尽管期间多次受到言官的弹劾,冯铨的地位并未受到根本动摇,甚至在罢官后不久便再度复出。

顺治十三年(1656年),鉴于冯铨年事已高,清廷加封他为太保,准许其退休,但仍将其留在朝廷中作为顾问,以备咨询。这一安排体现了顺治帝对冯铨经验和智慧的重视。随后,冯铨经过皇帝的允许,返回了原籍涿州。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进行官制改革,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冯铨被任命为中和殿大学士,保留了其原有官衔,显示出清廷对其的持续信任与尊重。冯铨在清廷的这一系列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在政治风云中的起伏与调整,也反映了清初政权对汉官的态度变化,以及满汉官员之间复杂的权力博弈。

六、死后荣辱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一月初二,冯铨在其家中安然辞世,享年七十八岁。作为一位在明清两朝都曾担任要职的官员,冯铨的去世受到了朝廷的关注。康熙帝按照惯例,赐予他祭葬的荣誉,并追赠“文敏”这一谥号,这在当时是对一位文臣学识与品德的高度认可。

然而,冯铨身后荣辱交织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一百多年后的 乾 降 五十四年(1789年)十二月,乾隆帝(高宗)回顾历史,对冯铨的评价提出了异议。乾隆帝认为冯铨“罔顾名节,身事两朝”,即在明朝与清朝之间反复,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此外,乾隆还指出冯铨在归顺清朝后,并未有显着的功绩可言,因此,当初给予的谥号“文敏”显得过于宽厚。

基于这样的历史评判,乾隆帝下旨削去了冯铨的谥号,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冯铨个人的否定,也是乾隆帝试图整顿朝纲,强调官员忠诚与操守的一种体现。在乾隆看来,“今久而论定”,即历史应当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官员,不应让那些“幸窃易名之典”的人逃脱道德与历史的审视,以确保朝廷的赏罚分明,彰显公允。

结语

冯铨为父申冤的经历,不仅是他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篇章,也反映了晚明时期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在个人情感与家族利益面前,冯铨展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官员的勇气与坚持,即便这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个人牺牲。这段历史,不仅彰显了冯铨的孝道精神,也揭示了中国古代官场中家族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