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国创业
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杨秀清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宣告太平天国成立,并自称“太平王”。随后,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并任命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为五军主将,其中杨秀清被任命为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地位仅次于洪秀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在占领永安州后,正式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并赋予他管治东方各国的权力。同时,其他四位王(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均需听命于东王杨秀清,确立了他在太平天国中仅次于洪秀全的绝对权威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太平天国的创业阶段,杨秀清虽然较少亲自指挥前线作战,但他对于内部军政的管理和战略规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起义初期,农民军队存在着严重的散漫和自私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战斗力。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的宗教手段,多次对军队进行说教,传达必胜的信念,成功凝聚了全军的力量和意志。尤其是在永安封王四天后,杨秀清处理了太平军内部的叛徒周锡能事件。周锡能在脱离太平军后投降清军,并被派回太平军内部企图行刺洪秀全。杨秀清通过“天父下凡”的方式揭露了周锡能的真实目的,并将其处决,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给太平天国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危机。这一事件极大地提升了杨秀清在太平军中的威望。
随着太平军撤离永安州,向北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在攻打桂林失利后,杨秀清提出了“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构想,即主张放弃攻占重要城市,直接向东进发,占据江宁(今南京)作为革命的根本基地。这一构想得到了洪秀全的认可和支持。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杨秀清与萧朝贵联合发布了多篇檄文,号召汉族人民参与反清斗争,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影响范围。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十二月初九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进一步增强了太平天国的实力。在此基础上,太平军继续东进,于太平天国癸丑三年二月十四日(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将其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正式建立了“小天堂”。杨秀清初时以朝阳门内江宁将军署为东王府,后因地理位置问题搬至汉西门前长芦盐运使何其兴的府邸。杨秀清的东王府虽然不如洪秀全的天王府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极为豪华,被誉为“琳琅锦绣,焕若天宫”。
杨秀清每次出行的排场十分盛大,乘坐由五十六名轿夫抬着的大轿,沿途人员必须回避或者跪拜,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四、稳定政权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凭借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随着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的相继牺牲,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权力愈发集中。他通过居中调度和部署各类军事行动,使洪秀全实际上退居幕后,成为“虚君”。与此同时,杨秀清被加封了一系列宗教称号,如“禾乃师”、“赎病主”、“劝慰师”、“圣神风”等,这不仅提高了他在宗教上的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政权中的核心地位。
在太平天国的日常运作中,所有的决策和命令都出自杨秀清之手。无论是军事上的奖惩升降,还是文官的任免,都由他来决定,洪秀全仅负责最后的批准。所有奏章必须经过杨秀清的审查并加盖印章后才能呈交给洪秀全,即使是北王韦昌辉也不能绕过这一程序直接上奏。杨秀清还享有“立而不跪”的特权,在觐见洪秀全时无需下跪,这在等级森严的太平天国体制中显得尤为不同寻常。
立足天京之后,杨秀清开始部署北伐与西征。太平军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及清军,但他仍然决定将有限的兵力分成三部分,既要防守天京,又要进行北伐与西征。北伐军由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人数仅有两万,尽管一度推进到了天津府静海县,但由于缺乏支援,最终在饥饿和寒冷中被迫撤退,并在阜城被围困。杨秀清派出的救援部队也未能成功,最终导致北伐军全军覆没。这一战略决策被后世评价为太平天国的重大失误之一。
相比之下,西征军的情况要好得多。虽然初期因为兵力不足而难以攻克南昌,但杨秀清及时调整策略,命令撤围九江,增兵西进。太平军在1854年春季第二次占领武昌,并进一步攻入湖南。然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湘潭、城陵矶等地接连击败太平军,形势再度紧张。杨秀清随即命令秦日纲和韦俊等守卫田家镇,并在湘军水师攻破田家镇江面防线后,派翼王石达开督师湖口,集中兵力与湘军决战。最终,太平军在1854年冬季大破湘军水师,解除了九江之围,并在次年春季第三次攻克武昌,取得了西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