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待宗室外戚,能宽则宽

平城赋 任葭英 1146 字 17天前

望舒阁中的灯焰,尽数掐去,拓跋月已沉入梦乡。

与此同时,平城宫的深处,万寿宫内,灯火稀疏幽光摇曳,映出涌动的暗流。

在回平城的路上,拓跋焘一直想着处置李顺、宜都王穆寿、公孙质三人的事。以致于,他未及休憩,便命人把李顺押解下狱,并把穆寿、公孙质叫到太后跟前训话。

其实,他本想把这二人擒到他殿中,但崔浩、杜超都建言,说窦太后应该是有意保穆寿、公孙质的,若是至尊自个儿处置了,恐怕会伤了太后的心。

拓跋焘的生母杜氏早就被赐死了,他能长大成才,乳母窦氏功不可没。

听崔浩、杜超如此说,拓跋焘心里便软了几分。

眼下,如何处置宜都王穆寿,是拓跋焘和窦太后之间,尚未争出个结果的大事。

一个是担心对方暴虐加罪,一个是唯恐对方护短轻饶。

母子俩都不想让这矛盾过夜。

在这紧张对峙中,始作俑者穆寿与公孙质,双双跪于万寿宫的冰冷地砖之上,惶惶不安。

大抵是窦太后的意思,一并前来的,还有宜阳公主、乐陵公主这两婆媳。她俩一来,便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为穆寿求情。

拓跋焘被她俩闹得头疼,便让人扶她二人起来,坐在一旁说话。

在窦太后看来,穆寿先前是有错,但随后却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平城内外没有罹受多大的损失。就瞅着他将功补过的事,也不应该惩罚他。

况说,他既是大魏重臣穆崇、穆观的后人,又是乐陵公主的驸马,论辈分,还高出皇帝一辈去呢。

拓跋焘也知道,穆寿素为忠直之士,明敏有乃父之风,故此拓跋焘才将其进封为宜都王,并对他委以重任。彼时,穆寿还有些不安,一度诚惶诚恐地推辞过。

至于后来……

这人竟然不知所谓,糊涂若此!

拓跋焘从鼻子里哼出声来:“朕记得,以前朕封你做宜都王的时候,你还推拒过。可还记得当时你是怎么说的?”

穆寿心下暗喜,这段话他还真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