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退下后,李轩独自一人在书房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他沉重的呼吸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迷茫,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了他的肩上。他知道,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死,他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错误。
夜晚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映照着李轩憔悴的面容。他坐在书桌前,面前堆满了奏折和文书,但他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这些上面。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边境的战火、百姓的苦难、财政的危机以及皇后的泪水。
“我该如何抉择?”李轩喃喃自语,双手抱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李轩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的眼神中虽然充满了疲惫,但却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决定先从其他地区调运粮草支援边境。“哪怕国内的百姓暂时勒紧裤腰带,也不能让边境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他召集了相关大臣,详细部署了调运粮草的事宜,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安全、及时地送达边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他组织百姓在边境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我们要自给自足,不能仅仅依靠后方的支援。”他派遣了农业专家前往边境,指导百姓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耕种,给予他们必要的农具和种子。
对于财政缺口,他决定一方面精简朝廷的开支。“那些不必要的奢华和浪费必须停止,从朕自身做起。”他下令减少宫廷的开支,降低官员的俸禄,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庆典和活动。
另一方面,他鼓励商业发展。“商业的繁荣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商人投资,促进贸易往来,同时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确保税收的公正和合理。
对于南方水灾,他下令从国库中拨出专款用于救灾。“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他亲自挑选了得力官员前往灾区,赋予他们全权处理救灾事宜的权力,并要求他们每日汇报救灾的进展。
至于皇后家族的事情,他决定派专人重新审查。“朕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他要求审查人员务必公正、客观,不被私情所左右。
李轩的决定一经公布,引起了各方的不同反应。有人称赞他的决策英明果断,能够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中找到平衡;有人则对他的某些决定表示不满,认为过于苛刻或者偏袒。
在京城的一家茶馆里,几位文人正在讨论着李轩的决策。
“陛下这次真是下了狠心,连宫廷的开支都削减了,看来是要与国家共渡难关啊。”一位文人感慨地说道。
“但增加商业税收,会不会让商人失去信心,影响经济的发展呢?”另一位文人提出了疑问。
“不管怎么说,陛下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这实施起来,恐怕会遇到不少困难。”第三位文人摇了摇头,显得有些担忧。
在民间,百姓们对李轩的决定也是看法不一。一些百姓对支援边境的举措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保卫国家的必要之举;但也有一些百姓对可能减少的口粮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