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好了,这事儿不必多讨论。”

这一席话让在场众人愣住了,面露诧异。

谁曾想过吧 ** 比作迂腐的古人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里?这胆子也太大了!

“微臣以为,这是文人雅士的一片赤诚之心,我们怎能轻易拒绝呢?”

“要来,那便让他们前来吧!”

“咱们国家的朝廷应坚持——不邀请、不强求、不兜底!”

柳白一字一句地道,“这三条原则。”

柳白这话出口,在场众人的脸色都颇为难看。

儒学家们更感难受,明明是为了他们说话,但话语中却充满了一种别扭感,仿佛自降身段乞怜般,这种体验着实令人难受。

“那你又有什么见解?”

皇帝看了眼柳白,平静问道。

显然,他早已猜到这位年轻谋士另有打算。

“微臣以为……”

柳白嘴角轻轻扬起,接着笑道:“根本用不着纠结这个问题。”

“他们想来就来,关咱们朝廷的事吗?就算被人诟病铺张浪费,这也不是陛下的旨意造成的,而是人家自愿的嘛!再说,历史上那些颂词都是贤才自发书写的,对不对?御史张翰你总不会诋毁当朝君主了吧?”

最后的问题指向了一位名叫张翰的历史书记官,后者当即怒火中烧道,“我们家世代忠诚记载历史,决无枉曲记录之行!”

“事实存在即记实,非存在亦不予添枝加叶!断不至于扭曲历史以污谤 ** !”

张翰愤然说道,甚至宣称要把刚才的话语纳入史书中,这令柳白瞬间傻了眼:完蛋!太过嚣张,忘记史官最反感别人暗喻他们歪曲史实啊!

未来必须得找个法子修理张翰一顿才行。

而周围的人此刻都笑场了;柳白被批评为帮倒忙的模样实在太可乐,连他们自己也被表扬过也不见这么开心。

除了一些儒家学者外……

董良和淳于跃的脸色极其难看。

原来说的是国家出钱资助文人士子入京庆贺,如今变成了自家负担经费,而且还有巴结之意。

更糟糕的是:不去又不行!

因为若是提议者一听说需要自掏腰包就不肯行动的话,那就成了间接贬损圣意。

董良心中直叫倒霉。

本以为是共同创造一个盛世场面的美差,现在竟然变成了自己花钱还被扣上一顶“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