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晶花仔细的找人都打听过的,这哥们绝对是个人才,大二就跟过剧组,无论是现场收音还是棚内录音都是熟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业得到留校的指标可不是一般人,得亏他是帝都人,不然王晶花根本没可能挖过来。
这个人是四叔推荐的,在他那里学过的,后来才考入的帝都电影学院,这是个四叔也颇为认可的后生。
不过这哥们手续还没办完,估计还要几天才能正式入职。
虽然但是,这小子其实每天都在新录音棚里泡着,用他的话说,都想睡这里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的棚,这么好的设备,效果简直好的没边。
棚好可以理解,王旭的录音棚图纸出自于系统。除了有些材料实在还没发明,所以用了些其他的代替。
其他无论吸音的设计,回响的屏蔽,驻波点的定位等等都是经过专门优化的。
设备并不是业界顶尖的,也就是王旭优化的好,才能在效果上出类拔萃。
但棚和设备一叠加就了不得了,经过专门声学优化的棚现在满华夏都找不到一个,连香江的棚都是最多算是二流。
而棚和设备可能互相成全,也可能互相干扰,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系统给的棚参数极其完整,包括哪个区域对哪个频段最敏感,哪个区域对哪个频段有干扰之类的都列在其中。
王旭根据参数,详细设计了每一件拾音器的位置,连座位的位置和高度都是专门调整过的。
甚至还有一份详细的录音手册,其中规定了,弹吉他的站在哪里,管乐在哪里,弦乐在哪里等等繁琐而冗长。
这份手册让周礼简直如获至宝,他就没见过这么专业的录音说明书,让他对录音一下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说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
感谢书友的打赏,今天看后台,突然看到一个100,000的打赏,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打赏,我也是开了眼了,谢谢大佬。
(求追读,求票票,下周 PK进三江,希望各位书友能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