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重商轻文?

“我想,杨县令应该读过后,再来回应我,刚刚所提。”

泽县诗会上的无名诗?

杨沛贵脑中好像有了些许印象,据说,做出那首诗的,是路过的乞儿....他随口一赋,惊艳众人。

诗会诗文合集,他也正准备去入手一本。

若真是如此。

他突然对那乞儿的生平,有了好奇。

“起来说话吧。”

谢珩垂下眼,难得露出几分疲态。

杨沛贵一行人站起身来,恭敬又端正。

坐在公廨后院的石凳上,杨沛贵态度谨慎,就连坐,都是在谢珩的眼神示意之下。

“杨县令。”

谢珩一开口,杨沛贵抖三抖。

御史大人就是陛下的眼,陛下的嘴,他岂敢薄待。

“大人。”

“你泽县诗风优良,本是好事。”

谢珩淡淡说着,杨沛贵从其的表情中,读不出下一句话会说什么。

“可杨县令,你扪心自问,你们地方官府,重视吗?”

杨沛贵不由摆手,忙道。

“谢大人,我泽县百姓喜爱诗歌,人人能做,作为县令,我自然是支持并重视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初九好像知道谢珩想说些什么了。

“杨县令,何为支持?”

“嘴上支持了,便是支持吗?”

杨沛贵看着谢珩,年轻的御史大人面无表情,但从语气去剖析,总觉得他不开心似的。

“谢大人,且不说,我泽县一年一度诗歌大会,就连我儿庆余,也是自小学诗,这....”

“若是下官做得不到位处,还请谢大人明示。”

谢珩看着杨沛贵,见其脸色真诚,心知他或许,是真的没想到。

“姜先生开办私学,本意是有教无类,人人可以吟诵诗文,可否?”

话题又到了姜先生。

但杨沛贵还是老实点头。

“是。先生高洁。”

“那这私学为何一共不过三十余学生?”

“泽县可以上学的学子,有多少,杨县令可曾算过?”

杨沛贵一震,不由答道。

“谢大人,我泽县大小学堂十余所,皆可上学。”

“好,杨县令,那我又问你。”

“姜先生创办千文,本为名士名声颇大,这其余学堂上学的学生,又有多少?”

杨沛贵愕然。

他的确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私学大都是私人创办....

“谢某调查得知,姜先生每年收学生,不超过十到二十的名额,泽县大小商铺,普通人家,都很重视这名额。”

“这也导致了姜先生个人所承受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以万宝为例。”

“他并不符合先生收徒的要求,但万苏氏的哭诉,学生的请求,先生也是普通人,总会遇到无法推诿之事,不是吗?”

“泽县既然有如同姜先生这样明灯在前,作为地方官府,是否能够主动上门,对先生提供帮助?”

“姜先生本心,本就不是执教那二十,三十人。”

“他提倡的理念,足以证明此。”

“那我又来问问杨县令,泽县商户同样富足,从神都中也曾立业的李家,酒楼商铺遍布于整个青州的柳家,当铺同样有名的万家,还有大大小小商户几十户。”

“我听闻,因为按时缴纳赋税,杨县令为表其对泽县的奉献,时常走访市集之中,对其大力颂扬夸赞。”

“这也导致于在泽县,有人传言,泽县富裕,重商轻文...不知这传言,杨县令,又可曾听闻啊....”

杨沛贵身体一晃,他实在是太过自满...

相比于青州其余县的贫瘠,泽县的确还算不错,这些商户随便一户人家,都足以媲美青州中心的商户...

“杨县令能够识得万家少爷万宝,却不认识早已开始抄书着名的陈岁。”

杨沛贵起身,忙要往下跪。

“下官的确忽略了这些,若非御史大人指出,下官还....”

谢珩扶住了杨沛贵的手,淡淡说着。

“杨大人,不必再跪。”

“你日夜忙于公事,一县不大,但杂务多如牛毛,能在中抽身考虑百姓安居之事,已是不易。”

“那日凶案发生,无论是当晚还是第二日,杨县令全程陪同,毫无抱怨,已是细心之人。”

“谢某走访大街小巷,听到关于县令之评价,大都是赞美之词。”

“人非完人,谢某提的要求又过于求精,忙碌间的忽略并非刻意,谢某能理解..”

“陛下,自然也能理解...”

杨沛贵哑然看着面前年轻的男子....他轻描淡写几句话,将他这么多年的想法全部都说出来...

甚至不仅仅只是找茬,也表达了理解...

从前他接待御史大人,是如何小心翼翼,御史在的每一天,都如坐针毡,生怕其回朝后有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