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饥饿游戏》

故事的背景是:在未来某国,首都统治着12个大区,每个区每年必须向首都区进贡少男少女各一名,参与电视直播的生死搏杀游戏“饥饿游戏”,24个人只有一个人能活着走出赛场。这种充满冲突性的设定本身就自带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喜欢科幻冒险题材的受众。

初看这种血腥竞赛的设定,与RB电影《大逃杀》类似。不过《饥饿游戏》世界观的真正核心,其实是更广大的政治与社会背景,推动故事进展的,是首都区权贵们狡猾残暴的统治和平民区百姓的日益觉醒,这也让整个故事的主题有了很深的探讨空间。

反乌托邦作为科幻的一个子品类,传统上都是被《美丽新世界》《1984》《我们》这种高居神坛,但是随着平权意识的提升,女性读者成了的作品统治者,然后就有了《使女的故事》《饥饿游戏》《分歧者》等作品的畅销。

而在抄完专辑歌曲之后,肖铭的精力就放在《饥饿游戏》的二次创作上,他在第一部完本前可不想被打扰。

相比起抄歌什么的文抄公行为,《饥饿游戏》的二次创作肖铭是更加上心的,这不止是金钱的问题,同时也是他对未来规划和自身能力的一个探索。

金钱是因为原版在电影《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以1.61亿美元的首周末成绩无悬念登顶上周北美票房排行榜后,电影热映点燃了图书销售,同名系列小说全球销售8700万册,而整个系列电影票房超30亿美金。

要知道欧美那边版费情况是每销售一本小说作者能拿到1—2美金的,八千多万册,光版费收益都超一亿美金了,更不用说电影和后续周边版权开发。

当然既然是二次创作,那肖铭也就尝试把女主改成亚裔,他想看看这样《饥饿游戏》还能不能畅销?

肖铭也是在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写完第一部《饥饿游戏》后才把这次英文专辑的歌曲全部拿给了毕小世,为了这次的专辑肖铭“抄”了《faded》、《remember our summer》、《Need You Now》、《I am you》、《say you again》、《salt》、《Baby》、《star sky》、《that girl》、《dancing with your ghost》、《free loop》、《Try》一共十二首。

有这十二首歌,完全可以不需要把已经出过EP的三首加上,这些就足够出一张专辑了。

拖了那么久,专辑也该提上日程了,至于小说的事情,到时候肖铭会安排人拿去美国联系出版商出版,这个问题不大,现在肖铭又不是一穷二白的时候,有钱了请专业的人士操作,很多事情解决起来就简单很多了。

小主,

“棒!太棒了!这些歌曲每一首都有拿格莱美奖的可能,肖铭你真TMD是天才。”

毕小世看完肖铭的词曲之后,一脸兴奋,说话都有点疯癫了。

毕小世知道自己挣大了,这次他打开欧美市场的信心更足了,因为盗版问题,专辑大爆的话,在欧美市场能够挣取的利润相比内地那是几何倍数的增多的,这样就算给肖铭让利再多,海蝶公司能挣到的也会不少。

毕小世这样认为是因为这次的英文专辑,海蝶给了肖铭更加优惠的政策,因为海蝶在欧美也是没有基础的,专辑能卖靠的是歌曲,所以肖铭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毕竟只要肖铭有好的作品,那他完全可以找一个比海蝶更有实力的公司发行,相比起海蝶这样肖铭专辑一定会更加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