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吐出嘴里的水,扭头看见一张张惊愕中略带慌张的面孔,高兴极了。
“我在岸上等你们!”
他大笑数声,像一把剪刀剪开河面,以不算优美但很有力的姿势划水而去。
众人望着如同鱼儿一样在水里渐游渐远的阿巴,目瞪口呆。打这以后,人们见着这个成天笑呵呵的老头,目光里都带着几分敬意。
也是在这一刻,乌鸦明白了游泳的含义。
渡河上岸后,乌鸦和豹肝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两人感到十分庆幸,他们在冷天的时候跨过了许多条河流,那时的河流都冻结了,和平地一样坚实,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解冻后该怎么渡河。
还好是和老乡同行,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走出这片草原。
……
当他们再一次渡河上岸后,仿佛无边无际的草原终于显露出它的尽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草原的尽头是森林。
阿巴很得意地宣告:“森林!我说过了,草原的尽头是森林!我没有说错!”
经过这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他的语言水平突飞猛进,日常的交流已经不成问题。
其实众人从来没有质疑过他的说辞,因为巫师大人早就说过了,在穿过草原后,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抵达桃源之地。
到达这一带,便进入林郁熟悉的地理环境了。
位于燕山以北,赤峰境内和辽西地区的史前遗址是我国北方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之一。
从8500年前的小河西文化,到兴隆洼文化,到赵宝沟文化,到小河沿文化,再到红山文化,数以千计的先民曾在这里定居,建起房屋和营地,传承延续了四千多年,发展出高度发达的玉石制作工艺,以及对天地和对祖先的崇拜。
也是在这里,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龙形玉器,有着中华第一龙之称的玉猪龙。
这些事,就连张天这个外行也有所耳闻,科班出身的林郁更是了然于心。
不过,这个时代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同林郁记忆里的模样有所差别。
因过度放牧和降水不足所形成的科尔沁沙地现在仍然是一碧万顷的大草原,这说明这个时代的降水要比一万年后充足,气候正处于暖湿期,因此林沼发育,泥炭堆积,暖温性落叶阔叶林向北扩张。
林郁曾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植物遗骸,包括胡桃揪果核、白桦树皮、乔灌木李属种子,并分析出暖温性的乔灌木植物花粉和生长在森林或森林草原带的中华卷柏的孢子。
这些发现表明这里曾广泛生长着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森林向北延伸到了草原区,说明一万年前的气候要比现代温暖潮湿。
事实证明,她的研究成果是正确的。
林郁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森林,嘴角逐渐上扬。
没有什么比研究成果得到证实更令她高兴的了。
从他们上岸的那一天后,天气就不再晴朗。
第二天早上醒来,乌云密布的低垂天空逐渐没入森林与草甸升起的水雾里,空气里的水气在头发、身体和毛皮上汇聚成微小的水滴。
熹微的晨光被厚厚的云层阻隔在外,天地一片昏暗,稍远一些的事物都笼罩在迷蒙的雾气里,只在他们接近时,树木、岩石才从朦胧的轮廓中显形。
呼啸的风席卷而过,大片的草甸齐齐弯下了腰。
眼看暴雨将至,众人在巨大的岩石下落脚,不再赶路。
等他们搭好帐篷,所有东西都被潮湿的水气浸湿了。
林郁用赤石帮各部落生起了火。
下雨归下雨,饭还是要吃的。
女人们取出备用的食物,以坚果为主,还有一些肉干、水果和植物的根茎块,将坚果埋进木炭和草木灰里闷烧,植物的根茎块则用水煮。
陡然间,一道闪电划破天空!
明亮的银白色电光自云层中劈落,分叉成一道道可怕的蛛网状的触手,一闪即逝,惊天动地的雷声随之而来。
众人悚然一惊。
雨仿佛也受到惊吓,被吓出云外,一股脑倾泻而下,击打在裸露的岩石上和帐篷上,迸发出瀑布般的隆隆声浪。
三只小猞猁钻进各自的背篓中,瑟缩成一团。
虎头抱着弓箭瞪向远方的天空,瞪向躲在云层后面不断咆哮的雷兽,一副你若敢来就别怪我不客气的凶悍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