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西北三郡以及对面的蜀国不分疆域,因为紧挨着大草原的关系,在马匹方面的确是不缺,战马的数量也算不得少,可骑兵的培养却不是那般容易。
战马、武器、装备方面的投入暂且不提,光是更长的训练周期,就导致骑兵的花费比起步兵要高得多,正常而言,培养一名骑兵所需要的花费,足以培养出十到二十名步兵,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卫军因为是主力部队,日常操练,都是挑选的“精锐敢战”之士,骑兵比例相对较多,可府军就不同了,很多地方府县为了节省开支,并不会大规模地培养、训练骑兵,仅仅有着少数骑兵充当亲卫或者斥候而已。
原本的青阳卫,10万人编制之中,骑兵的比例不低,足足有2万人的规模,算是相当之高了。
不过先是强攻西城府,损兵折将,因为是攻城战,骑兵部队保存相对完整,只损失了两三千人而已。
可与叶白所部交战以来,吃了数次败仗,宝贵的骑兵也近乎损失殆尽,仅仅残留下3000余人,其他的都成为了叶白的战利品。
这一次将后方府、县的府军抽调一空,也不过拉出了3000余名骑兵,而且战力、装备还有些参差不齐,动用库存的武器装备,给这些府军的骑兵换了装,但战斗力的提升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看似拥有6000余骑兵,但真要是打起来,能够发挥出多少战力,这位青阳卫大将军心中也是有些没底的。
数量稀少、战力下滑的骑兵,被青阳卫大将军当成了底牌和杀手锏,轻易不会出动,可如今前方大军遭遇秦军骑兵突袭,若是不出动骑兵进行拦截,溃败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心疼了。
因为是攻城战,骑兵根本无用武之地,待在营中休整,很多从府军补充而来的骑兵,甚至连甲衣都脱了,此刻听到集结命令之后,才着急忙慌地开始穿戴甲胄,无形中又是耽误了一段时间。
等到6000余蜀军骑兵好不容易集结起来,在一名蜀军偏将的统率下,飞奔出营的时候,从斜刺里杀出来的秦军骑兵早就已经杀进了正在撤退的蜀军部队正中。
白马银枪的赵云一马当先、身先士卒,身后紧跟着1000名精锐的白马义从,右侧则是裴元绍统率的2000普通骑兵,在左侧乃是花荣统率的1000白马义从和1000普通轻骑兵。
(PS:前文将花荣给漏掉了,现在补上,将其分配到赵云麾下,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花荣与赵云极其类似,不但箭术过人,枪法也是一绝,堪称小赵云,两人搭配更加合适一些)
骑兵冲阵,白马义从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看家本事,马术娴熟的他们,在疾驰的战马马背上,挺直了腰板,取出了强弓,弯弓搭箭,一边靠着双腿驾驭胯下战马,一边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统率他们的主将、副将,花荣就不提了,本就是以箭术出名的,骑射同样是他的看家本事,赵云也不差,虽然最出名的乃是其枪法,但剑法、箭术也堪称一流,枪、剑、箭三绝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