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殿试前夕

笙语亦凉 菡养 1411 字 17天前

南笙带着夏竹回到云笙阁,召来府里管上官青黛衣食起居的丫鬟婆子仔细盘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又召来门房小厮查了婉月阁所有人,除了雪嬷嬷出去过几次给季姨娘拿药,买了一些外面的点心,其她人都没有发现任何不妥之处。那边丞相也查了一遍又一遍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南笙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多了。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这边丞相府因着上官青黛失了孩子,全府笼罩在阴影之中,那边许言卿却即将迎来自己崭新的人生。

殿试在即,“殿试”又称之为御前考试,是所有士子漫长科举之路的终点,也是所有入榜贡士踏入官场之路的最后一步。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论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殿试流程分为:

御前宴会:在殿试开始前,考生们会被安排进入宫廷,参加由皇帝主持的御前宴会。这是一种展示考生形象和礼仪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督促考生更好地应对殿试的紧张氛围。

御驾亲临:在正式开始殿试之前,皇帝会亲自坐御驾前往考场。这象征着他的重视和对殿试结果的重要性。

临时考场准备:殿试的临时考场会在皇宫内特地搭建。通常会在正殿或主殿中设置一个殿台,上面摆放着供皇帝和官员们观看的桌椅。殿台前摆放着一张考案,上面放置着考卷和笔墨,以供考生使用。

考试阶段:殿试是在皇宫大殿内举行,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参加殿试的是会试中选出的?贡士,他们需要通过殿试来争夺进士及第的荣誉。

阅卷阶段:考试结束后,试卷由?阅卷官代劳阅卷。殿试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用誊录,即考生可以直接用亲笔书写。阅卷过程中,读卷官会对试卷进行评分,得“○”最多者为佳卷。

排名阶段:从佳卷中选出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余名次一般由读卷官根据所得五种记号依次排定。

授职阶段:一甲三名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殿试结束之翌日清晨,皇帝依例单独召见前十名新科进士,史称“小传胪”。正式揭晓殿试名次则在皇帝召见之后,由填榜官负责填写榜文,所用黄纸为表里二层,称为“金榜”。

殿试还有一些特别的规定,如读卷官等人在内阁满本堂阅卷,阅卷天数不作硬性规定。每个读卷官必须将所有试卷轮阅一遍,按五等标识评卷。首席读卷官为总核,进行综合评议。评议时读卷官都可发表意见,始定名次。?

大夏朝自开国以来,便对文学极为重视,殿试更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然而,前几任皇帝面对世家的盘根错节,不得不选择退让。这使得殿试选拔的人才有时并不尽如人意,身为皇帝也有着自己的无奈与悲哀。

当今皇帝陛下元帝有心改革科举制度,对殿试贡士的才学人品更为注重,而对家世则不那么在意。他有意提拔有才学的寒门贡士,这无疑触动了世家的利益。于是,世家处处给元帝使绊子,但元帝也以雷霆手段予以回击,双方打得有来有往。元帝技高一筹,暂时压制住了世家。

只要经过殿试的士子,无论名次如何,都会被人们尊称为天子门生。因为他们受到了皇上的点拨,在名义上与皇帝有了师徒的恩义。

当然,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也并非坐享其成。在殿试开始前的十天里,礼部官员会教导他们从进殿面圣到对答的所有礼仪。能走到殿试的贡士,有的凭借自身过硬的才学,有的则依靠背后的大树,但自身实力也不容小觑。他们都是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自然不存在因为学不会殿前礼仪而在殿试前被淘汰的情况。

也因着元帝更重视科举,本朝从第一届科举考试后再也没有世家子弟顶替寒门才子名次的事件发生,因为元帝继位后第一次主持的殿试里就有两位世家子弟顶替了两个寒门学子的名次参加殿试,被元帝提前得知消息,杀鸡儆猴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当场斩杀了其中一个非世家嫡子的世家子弟,震慑了六大世家,六大世家准备反扑,元帝又带着以南仲书为首的一众大族,功勋世爵,压制了世家,换来如今算的上公平的科举考试制度。唯一的缺陷就是世家虽然退步了,但他们从安排自己家族的子弟,改成拉拢自己看中的寒门学子,资助自己看中的寒门学子为自己家族所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言卿,天资卓越,文学才识都是这一届贡士中的佼佼者,那些殿试礼仪对于他来说自然也是小菜一碟,早早的就学会了。

就像此刻卯时,皇宫德安门口(大夏朝皇宫有五大城门口,分为神武门专供皇帝出行的正门,朱雀门专供朝廷命官上朝觐见皇帝走的,玄武门供领兵出征的将领和保卫皇宫的将领官兵进出,德安门平时供朝廷命妇,官家小姐郡主觐见走的,科举考试的时候专供殿试贡士走,命妇,官家小姐科举考试的时候改走东面侧门安定门,还有东南西北四个侧门就是供水车,粮食,木材车,采买,还有宫女,太监,普通士兵等进出的)。

德安门前,所有贡士都统一着装青蓝色的贡士服,头戴纶巾,许言卿因着是此次第一名会元,又长相英俊面目清秀,被礼仪官安排在了第一排。在礼部礼仪官的指引下,他们有序不紊的排好队,像一个个等待命令的士兵,等待着宫门打开,进去参加殿试。

不一会高耸巍峨古朴庄重朱砂红色的宫门被守门士兵由里向外缓缓拉开,所有贡士都不约而同的齐齐注视着被拉开的宫门,他们的目光像被吸铁石吸引一样,紧紧地盯着宫门,所有贡士都怀揣着激动的心,他们的目光里都燃烧着炙热的火焰,仿佛要将宫门烧出一个洞来。今日之后便是鱼跃龙门,海阔天空任君翱翔,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所有贡士站成两排,他们步伐整齐,两两一队进入德安门,元帝与百官站在太极殿门口,远远的看着这群昂首挺胸,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这些少年郎在经年累月的诗书浸染下,看上去都风度翩翩,气质非凡,仿佛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此时此刻,他们就是这句诗最好的写照,“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元帝远远的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着身边的南仲书开口道:“这届的年轻人看着比上一届倒是多了许多,丞相这足以说明我们当初为科举改革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证明。废旧立新,我大夏朝现在真的是人才辈出。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将会投入到我大夏的每一寸土地,为我大夏做出贡献。”

旁边南仲书附和元帝道:“是啊,陛下的苦心没有白费,陛下英明,皇恩浩荡,任贤革新,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崛起了。”皇上高瞻远瞩,举世无双,令人钦佩。臣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夏朝会越来越繁荣昌盛。南仲书一通彩虹屁输出,把元帝夸的开心的大笑,那笑声如同胜利的号角,传遍了整个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