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立夏

社会万象 叶枫FiyHqy 1586 字 1个月前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它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立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文明,它是根据天文现象和气候变化来划分的。

立夏的名称来源于古代汉语,“立”意为开始,“夏”则指夏天。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立夏被解释为“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意味着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在古代,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迎接夏天的到来。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立夏这一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这些习俗都与迎接夏天、祈求健康和丰收有关。例如,吃立夏饭是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称为“立夏饭”,含“迎夏尝新”之意。

立夏后,日照增加,温度逐渐升高,雷雨增多。这是因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这意味着随着温度升高,阳气渐长,蝼蛄开始鸣叫,蚯蚓也渐渐从地里爬出来,而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王瓜也在这一时节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节气的起源和历史都与古代农耕文明密切相关,它不仅是季节转换的标志,也是人们祈求丰收和健康的重要节日。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衣物的选择和穿着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这个季节,人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立夏时节的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也比较明显。因此,在选择衣物时,需要选择一些轻薄、透气的衣物,以便在气温升高时能够及时散热,保持身体的舒适感。同时,也需要准备一些外套或长袖衣物,以便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能够保暖。

其次,立夏时节的阳光比较强烈,紫外线也比较强。因此,在选择衣物时,需要选择一些防晒、透气的衣物,以便在户外活动时能够有效地保护皮肤。同时,也需要准备一些帽子、太阳镜等防晒用品,以便在户外活动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和眼睛。

最后,立夏时节的气候比较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因此,在选择衣物时,需要选择一些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衣物,以便在穿着时能够保持身体的干爽和舒适。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卫生。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此时煲一些营养汤来调节身体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冬瓜肉丸汤:冬瓜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肉丸则富含蛋白质和营养。将冬瓜切成小块,与肉丸一起煮成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荷叶老鸭汤:荷叶具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的作用,老鸭则是夏季滋补的佳品。将荷叶与老鸭一起煮成汤,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滋阴养胃。

百合莲子汤: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莲子则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的作用。将百合与莲子一起煮成汤,不仅能润肺止咳,还能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