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摇曳着手中精致的团扇,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连空气都随着她的动作变得柔和起来。嘴角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里既有对皇上童心未泯的调侃,又藏着几分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呵呵,皇上竟给和敬公主的世子起了如此一个别开生面的名字——鄂尔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寓意福寿钢铁大宝贝,这其中的寓意,倒是真真有趣得紧呢!”言罢,她轻轻摇头,眼神中闪烁着几分玩味与欣赏。
馨澜话音刚落,身旁那位贴心的丫鬟便立刻轻声附和,声音细若蚊蚋,却字字清晰:“皇贵妃娘娘,这名字虽是奇特,却也正体现了皇上对小世子的无尽宠爱呢。”馨澜闻言,微微颔首,目光越过重重宫墙,投向那遥远而模糊的天际,眼中似乎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与感慨。
与此同时,和敬公主携着世子,踏上了回宫省亲的路途。当她们踏入长春宫的那一刻,往昔的回忆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将和敬公主的心田淹没。她眼眶微红,轻轻抚摸着那些熟悉的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她儿时的记忆与母亲的温情。世子则好奇地四处张望,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与渴望,奶声奶气地问着关于祖母的事情,那份纯真与无邪,让和敬公主的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温暖。
“皇额娘薨逝这么多年,宫中敢不搭理继后,依然保持着长春宫旧貌的,也只有皇贵妃了。”和敬公主感慨万千,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与感激。她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能有一份如此真挚的情谊,实属难得。
此时,曾经孝贤皇后的心腹宫女凝心,缓缓步入殿内,向和敬公主回禀道:“这么多年,七阿哥虽然扶养于太后的慈宁宫,但皇贵妃娘娘一直都对七阿哥关照有加。
即便是在七阿哥去尚书房读书,搬至阿哥所后,令妃、慎嫔等人也时常借着各种名目,给七阿哥送去各种物什,以示关怀。”凝心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和敬公主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她对皇贵妃馨澜的感激与敬重。
和敬公主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转头看向凝心,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凝心姑姑,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一直守着母亲的长春宫,也替我看着阿哥。”
凝心眼眶微湿,连忙行礼道:“公主言重了,这是奴婢应尽的本分。奴婢能守着皇后的旧居,心中也是安稳的。”
这时,世子鄂尔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以下简称小世子)拉着和敬公主的衣袖,眨巴着大眼睛问道:“母亲,祖母住的地方为什么叫长春宫呀?是不是因为这里四季如春?”
和敬公主被儿子天真的话语逗笑了,她弯腰抱起小世子,温柔地解释道:“是啊,祖母希望这里永远充满生机和温暖,就像她对我们的爱一样。”
说着,和敬公主的目光再次落在长春宫的一草一木上,仿佛能看到母亲孝贤皇后的身影在这宫中穿梭。她心中暗自决定,这次回宫一定要好好感谢皇贵妃馨澜,感谢她多年来对长春宫的守护,对七阿哥的关照。
和敬公主听着世子的童言稚语,心中五味杂陈,她温柔地抱起世子,轻声细语地讲述起关于祖母长春宫的一切美好记忆。世子的眼睛亮晶晶的,似乎想要将这一切都印刻在心底。
“皇贵妃娘娘一直都很怀念孝贤皇后,长春宫能保持原貌,也多亏了娘娘的庇护。”凝心在一旁轻声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皇贵妃的敬意。
和敬公主闻言,轻轻点头,她看向馨澜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感激。她知道,在这深宫之中,能有一份如此真挚的情谊是多么难得。
“本宫这次回宫,也想好好谢谢皇贵妃娘娘。”和敬公主说着,便吩咐身旁的丫鬟准备一份厚礼,打算亲自送给馨澜。
凝心站在长春宫的一隅,望着远处忙碌的宫女们,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她轻轻叹息一声,仿佛是在为那些过往的岁月惋惜,又似乎是在感慨宫廷中的世态炎凉。
“继后为人刻薄,两次有孕都舍不得打赏太医和稳婆,”凝心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愤慨,“她只知一味节省,却未曾想过,太医和稳婆的尽心尽力,方能确保皇嗣的平安。正因如此,她的孩子每次都早产,并且伴随着种种不祥之兆。这既是天意,也是人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