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刘晔走后,刘岱和刘尨父子俩,在书房相谈。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烛光摇曳,映照着父子二人的面庞。

刘尨亲自为老爹泡上茶,双手恭敬地递到刘岱面前,说道:“父亲,请用茶。”

刘岱接过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杯后,目光慈爱地看着刘尨,气氛父慈子孝。

半响,刘岱问出了心里很久的问题:“孩子,将来,我们刘家何去何从?”

刘尨微微挺直身子,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沉思片刻后,郑重地说道:“父亲,高祖创业,立都长安,两百余年,为西汉,后朝纲崩坏,又有光武帝中兴,立都洛阳,是为东汉,至今又两百余年。今黄巾起义后,又朝纲崩坏,无光武重生,中兴汉室之任,孩儿愿一肩挑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刘岱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仍不动声色地问道:“吾儿志向高远,为父甚是欣慰。但此路艰辛,你可有具体之谋划?”

刘尨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道:“父亲,如今局势混乱,诸侯并起,各方势力皆为私利争斗。孩儿以为,当务之急是扩充实力,广纳贤才。我们需整顿军备,训练精兵强将,以保一方平安。同时,要重视农业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能赢得民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岱微微点头,“嗯,所言有理。但这天下诸侯众多,皆非等闲之辈,吾儿可有应对之策?”

刘尨转过身来,面对刘岱,神情自信地说:“父亲,孩儿深知诸侯之强。但我们可采取合纵连横之策,结交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对抗强敌。对于那些野心勃勃、残暴不仁之辈,则坚决予以打击。再者,我们要加强情报收集,洞察各方动态,以便及时做出决策。”

刘岱捋了捋胡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吾儿考虑周全,为父放心不少。但这治理一方,内政之事亦不可忽视。”

刘尨走到刘岱身旁,坐下说道:“父亲,孩儿明白。内政方面,当严明律法,公正执法,使百姓信服。同时,要减轻赋税,鼓励工商,促进经济繁荣。还要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为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刘岱满意地笑了,“好,好啊!吾儿有此雄心壮志,又有如此清晰之谋划,刘家振兴有望,汉室中兴有望!但这一路必定充满艰难险阻,吾儿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刘尨握紧拳头,目光坚定地说:“父亲放心,孩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家族的荣耀,为了汉室的复兴,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孩儿也绝不退缩!”

刘岱站起身来,拍了拍刘尨的肩膀,“好儿子!为父相信你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从今往后,为父愿全力支持你,与你一同并肩作战。”

刘尨感动地说道:“多谢父亲!孩儿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在这宁静的夜晚,他们的决心如同明灯,照亮了刘家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