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组长红后代

发出突破令 火丙发 1290 字 12天前

车子方向盘一打,右拐下了一段小坡,进入组长的院子里。靠山一边是三层混泥土民居,装修清新自然。

“来来来,大家到厅子来坐,早已泡好茶摆好果纸的组长热情的招呼大家。”

大家在一个假山的转盘边下了车,边上还有鱼池,一大群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院子四周则是修剪整齐篱笆,院内还有许多名贵树种。

“组长家好有讲究,这种民居别墅住来赛神仙!。”曾主席感叹。

“是,依山而建,门口是青青的小溪河环绕,单家独院,四周视野开阔,这都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乡村居住生活。”炳宣附和。

“如果从山区出去工作的村民,不管户口在不在村里。也不管他是不是体制内,都能在家建一栋自建房子,按自己的思路去设计、装修,退休以后回家住住,那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黄小师说。

“那我就第一个行动。”一贯喜欢浪漫的王老师跟进。

“如果能那样,乡村振兴又多了一支生力军。”组长冒了一句。

大家在客厅里坐下。“这位是钟组长兼电影放演员”。炳宣说完又把各位介绍给组长。

“哦。红军的后代既是组官,又是宣传员,这样采访起来就方便多了。”

“主席!我早就盼望着大家来我家做客,听听我讲关于我奶奶的一段故事。”

“好好好!那大家就边喝茶边听组长讲。”

性子老急的组长,于是开始讲起了一段发生在祁禄山罗坑战役的红军故事。

那是1934年的冬天,漫天大雪,一直被白匪追逐的留守红军游击队,在黎村上坪,盘古山茶梓、仁风、工农、山森村和乱石黄沙、屏山一带,四处打游击,最后,追到祁禄山的罗坑坳,遭遇国民党的一个团清剿官兵,双方发生激烈的冲突战。由于我军已实施九路突围,一个营的兵力还有好多伤员,寡不敌众,我军损失惨重。就这样,我奶奶所在的部队被冲散了,当时她在卫生救护队,他们就沿着山脊的掩护,边打边撤,往金沙村的安前滩方向转移,一行二十几人在刘班长的机智带领下,终于摆脱了追兵,紧急撤离5里路,来到了菌窝,当年这一带有好多做土纸的窝棚,这群年轻的女护士,就把一部分伤病员安排抬进窝棚,伤势不严重的,就在外面露天放着。

太阳躲在云雾里,正午已过,又饥又冷的战士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战争的机动转移,一个高个子伤员山古笑呵呵的坐在地上说。“天当被,地当床,打败白匪回家乡。”

我奶奶听了,十分感动,她对山古这种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十分敬重,心里暗暗有了他。已经16岁的她,参加革命工作已经四年多了,一路随大军从石城县来到赣南于都,打败国民党军,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埃政权,谁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大部队进行战略转移后,大多数女红军都没有参加长征,留在后方打游击,于牵制敌人主力部队。

我奶奶边给伤病员包扎,边安慰伤病员,这边是安全区,大家休息一下,吃点随身带的干粮,补充一下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