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用大量的迫击炮压制苏军火力点,争取让其不对反堑壕工兵小组有任何影响。
德军坦克趁机接近苏军防线,掩护步兵进攻,工兵填堑壕,以此重复。
在之后,德军证明在没有大型掘土机与重火力的情况下,这套办法确实是最管用的。
……
瓦列里将总指挥部迁到距离前线不算太远的斯洛博达,这里距离前线满打满算还不到10公里。
当然,瓦列里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一支学员团与一支民兵团驻扎在指挥部附近,充当预备队,也兼职防守部队。
“少校同志,来自第18师的前线报告。”一名通讯兵迅速起身来到瓦列里身前,将电报递给正在看沙盘的瓦列里。
“感谢,斯马科夫同志。”说着,瓦列里抬头接过电报。
是第18师求援的报告。
德军凭借着这个办法打了个防守苏军措手不及。
德军更是搬出十数门榴弹炮不间断压制苏军一处防线。
现在反坦克火炮不足的第18步兵师的防线靠着‘没良心炮’与数支迫击炮小组强撑着。
数个固定的‘没良心炮’阵地不断轰击着尝试接近防线的德军部队。
迫击炮小组则负责精准打击试图填平战壕德军工兵小组。
可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弹药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
虽然前线苏军也趁着这20多天的时间囤积一大批补给,可这批补给分散到各支部队又能够苏军消耗多长时间还都是未知数。
“通知在附近充当预备队的第152民兵团,第465步兵团支援第18步兵师。”
“电令让第18步兵师,第167步兵师务必坚持到明天下午。”
能在目前的防线上多拖延德军一天就是一天,等到11约末至12月初,面对极端严寒天气的德军可就笑不出来了。
“是!"通讯兵斯马科夫在记好命令后,迅速坐回电台前开始联系各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