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继续改革

吾乃帝师 皓易 2307 字 11天前

同时,他又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派粮草和军备。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边境安全的担忧和对士兵们的关怀。

然而,朝堂上的老牌世家却在暗中作梗。马家家主在与几个老牌世家的核心成员密会时,阴沉着脸说道。

“镇北王如今势力渐大,”马家家主的语气里充满了忌惮,“若再让他得到充足的粮草和军备,日后恐怕更难对付。我们必须想办法拖延粮草和军备的调配,削弱他的势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怀好意的光芒,仿佛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二皇子得知老牌世家拖延边境粮草军备调配一事,龙颜大怒。

“这些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愤怒的声音在朝堂上回响,“为了一己私利,置边境安危于不顾!”

他立刻下旨,严厉斥责那些企图破坏边境防御的官员:“边境战事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你们却在这里搞小动作!若再敢拖延,定斩不饶!”

同时,他还亲自督促粮草和军备的运送,并派遣得力监军前往边境,协助镇北王处理军务,确保边境安全稳定。每一个决策,都彰显着他作为统治者的威严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在朝堂的大变革中,一些中立官员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日,在朝堂之上,礼部尚书赵德明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如今朝堂各方意见难以统一,诸多要事因党派纷争而久拖不决。”赵德明的声音沉稳而清晰,“臣建议设立‘朝堂议事堂’,借助这个平台,各方势力能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下,共同商讨国家大事,避免因权力斗争导致决策失误。”

二皇子听后,微微颔首,陷入了沉思。过了片刻,他说道:“赵爱卿此建议,倒是颇有几分道理。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官员表示赞同,认为这是解决朝堂纷争的好办法;有的官员则面露犹豫之色,担心这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

但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多数官员还是认可了这个提议。二皇子见状,最终决定采纳赵德明的提议。

“好,就依赵爱卿所言,设立朝堂议事堂。”二皇子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

不久后,“朝堂议事堂”正式成立。在第一次议事堂会议上,气氛紧张而热烈。老牌世家、新兴世家和中立官员齐聚一堂,就国家的经济发展、军事防御、民生改善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每一个观点的碰撞,都可能引发新的变革。

讨论过程中,马逸风偷偷溜出了家门,巧妙地混入了议事堂。他深吸一口气,不顾众人惊讶的目光,大步向前,大声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朝堂各方势力不应再将精力耗费在无谓的争斗上。”马逸风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决心,“而应齐心协力,发展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比如,我们可以开辟新商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然。一些老牌世家的成员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不屑;而新兴世家的代表们,则纷纷点头表示赞赏和支持。

“马公子所言极是,我们早就该放下成见,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努力了。”李轩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他的声音代表了新兴世家的态度。

就在朝堂局势逐渐向好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了暂时的平静。国内多地突发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一封封加急的灾情奏折如雪片般飞至皇宫,二皇子看着这些奏折,心急如焚。

“如今灾情严重,百姓受苦,诸位爱卿可有良策?”他立刻召集众臣商议救灾事宜,声音中满是焦虑。

老牌世家和新兴世家暂时放下彼此矛盾,携手合作。马家家主率先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愿带头捐出一万石粮食,以解灾区燃眉之急。”马家家主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愧疚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