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虎窗

山有蝉鸣 乱世TICH 983 字 4天前

周清茹像往常一样摊开信纸,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落在她的脸上。

这是她离开故乡后的第一个春节,但屋外的喧嚣和吵闹似乎和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讨债鬼,快点去倒马桶,天天就晓得写写写,好写得出滴啥名堂经啦?”

不知道从何时起,婶婶的嘶声力竭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曾经的十里洋场,别人口中的五光十色终究只是梦中水月,真实的唯有破旧石库门弄堂里的柴米油盐,以及微胖中年女人终日的喋喋不休。

周清茹的“新家”在扬州路上,离着黄浦江不远,但却没多少所谓的海派气息。

弄堂口青砖砌成的拱门上镶嵌着花岗岩,上面雕的是三个魏碑立体字——新康里,下标阿拉伯数字208,代表着208弄的地址,红漆方框将这些内容尽数包围,便成了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弄堂的“名片抬头”。

弄堂口是石库门居民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匆匆路过的旁人看来,除了上面的名称不同,似乎它们都千篇一律,但对于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而言,这小小的口子却一定是特征明显、各自有异,没有哪个小孩会弄错自家的弄堂口,就像没有人会认错自己的妈妈一样。

新康里的弄堂口是少有的双层设计,门牌拱门之上就是一户人家,双开面的红边玻璃窗被黑色铁栏杆遮掩,两侧则是长长的晒台,五颜六色的衣服被挂在竹竿上,底层两堵白漆立面墙,摆着居委会的各种告示和周边商家的杂物。

从扬州路的弄堂口进去,一路往南,便能穿行到杨树浦路,马路对面就是上海第五毛纺织厂,周清茹的堂叔堂婶就是这间厂的职工,厂子始建于1938年,前身便是曾经辉煌无比的怡和纱厂。

不过在这条马路上,它也只能算是“小阿弟”,往东再走上几步,会看到一座英国古典哥特城堡式样的“宏伟”建筑,黑砖红顶,棱角分明,一座高塔矗立其中,将工业文明的震撼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