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剑从平板电脑里找到了相关的资料,设置好阅读模式以后,便调动神识学习起来。
《三十六计》原典的内容其实不多,但研究性的书籍却很不少,倒是花了他不少时间,才全部扫描到脑海里。
原来《三十六计》也叫三十六策,是指华夏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其实就是现代所说的三十六个方案。
三十六策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三十六策这一说法,就被后人赓续沿用。
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中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表述。
到了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于是,有心人便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华夏古代军事思想,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华夏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概述,仅有二十九个字:“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其实,这二十九个字即是原理,又是注意事项,地位十分的重要。
第二部分才是主体。
将三十六计分为六大类,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经研究,这六大类,正好对应着《易经》中的乾卦卦辞。
胜战计,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时的计谋,是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对应的是亢龙有悔。
敌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或跃于渊。
攻战计,是处于进攻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