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着宫女来到御书房,只见李世民正襟危坐,脸色凝重。
“元婴,你过来看看这个……” 李世民指着桌子上的一封信,语气沉重。
李元婴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信上只有一句话:“新文学,该结束了……”
新文学的浪潮席卷大唐,势不可挡。
曾经叫嚣着“礼崩乐坏”的张传统文人,现在也偷偷摸摸地开始写起了“元婴体”诗歌,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做“张新潮”。
王出版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逢人就夸李元婴是“大唐文曲星下凡”。
就连之前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学究们,也开始“真香”起来,私底下偷偷拜读新文学作品,还美其名曰“批判性阅读”。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讨论新文学的百姓。
茶馆酒肆里,说书先生不再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而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大唐风云传》的精彩情节,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更有甚者,模仿李元婴的诗歌风格,创作出各种“同人作品”,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也算是为新文学的繁荣添砖加瓦。
李元婴看着这一切,心中暗爽:“就这?这才哪到哪啊!爷的才华,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想象的!” 他深知,新文学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玻璃制造!
“玻璃这玩意儿,可是个好东西啊!”李元婴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有了玻璃,不仅可以改善百姓的生活,还能促进商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还能用来制造……嘿嘿嘿……” 他想到了一些“高科技”的应用,不禁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然而,玻璃制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更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任重而道远啊!”李元婴感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斗志。
就在这时,林婉儿和苏瑶走了进来,看到李元婴对着空气傻笑,不禁感到有些好奇。
“元婴,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开心?”林婉儿柔声问道。
“我在想,怎么才能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李元婴一把将两位佳人搂入怀中,深情地说道。
“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啊!”苏瑶依偎在李元婴的怀里,柔声说道。
“不,这还不够!”李元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要让你们成为这大唐最幸福的女人!”
“元婴……”两位佳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抱住了李元婴。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来报:“殿下,工部尚书求见,说是有关于玻璃制造的……” 侍卫话还没说完,李元婴就迫不及待地打断道:“快!快请他进来!”
李元婴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眼中充满了期待。
他隐隐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殿下……”工部尚书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关于玻璃制造,臣……臣有要事禀报……” 他脸色有些难看,吞吞吐吐地说道,“那个……烧制的琉璃,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