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旧事

夫门阀者,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之属,皆累世冠冕,家声赫奕。

其族中贤俊,或负笈从师,研精坟典,通玄理而善辞章;或仗剑从军,统熊罴之士,立殊勋于疆场。

王氏导、敦,拥元帝以兴晋室,位极人臣,权倾内外,政令所出,多由其门。

谢安石风流蕴藉,镇以和靖,当苻坚百万之众来侵,夷然无惧,遣将御敌,淝水之功,名垂竹帛,谢氏一门,荣耀交加。

于朝则公卿之位,率为门阀所据。

选官之制,九品中正,高下由其评议,故上品常为士族,寒门罕有升进。

门阀相互交结,共持国政,天子拱默,仰其鼻息。

每有大政,必集高门共议,合意则行,拂意则止。

其于财货,田连阡陌,庄园遍布。

山川林泽,尽为私产。僮仆执役,不可胜数。

桑麻盈畴,仓廪丰实。金玉满堂,绮罗焕彩。车马轩昂,宅第崇丽。

然其盛极而衰,亦理之必然。

门阀专权,致朝政紊乱。

才德之士,屈居下僚;庸碌之辈,忝居高位。

内则争权夺利,各树朋党,荆扬构隙,干戈时起。

外则胡骑凭陵,边患不息。晋室微弱,难挽颓势。

及刘寄奴崛起,代晋自立,门阀之威,一朝扫地。

往昔繁华,皆归尘土,唯留史传,述其兴衰,令后人观之,知门阀之患,可乱邦国,当以史为鉴,明用人行政之要也。

“当年你们顾家,好像也是其中之一啊。”

李宸调侃一句。

“正是因为那些门阀太盛,才让他们走向衰颓。而我顾家,早就料到有那个结局,便提早谋划。”

当年的顾家,属于江东老牌世家,不过他们并没有贸然在门阀中呼风唤雨,这也避免了顾家日后遭遇的打击。

“你们顾家手段高,我李家佩服。当年黄巢之乱,让我李家百年积蓄几乎被横扫一空,这也是李家的劫难啊。”

要不是黄巢的破坏,现在的李家实力将会更加强悍。

这也不能完全怪罪黄巢,李家自己也有原因。

没有提前规划,没有预料好危险,李家自然一遭遇打击便立马受到重创。

“自安史之乱开始,李家就应该明白,要学会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