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需要大量钱财行商→金属货币重→商人需要携带方便且价值较高的货币→商人开始使用信用条据来暂时代替货币职能→纸币。
李恪意识到,这事必须由官府牵头,尤其是李恪在江南八州的口碑极好。
此时的大唐,虽然已经有了各种商会组织,商会内部为了让商人行商方便,也会印制一些特殊的票据,商人凭借票据在商会存钱取钱,解决钱财携带不便的问题。但问题在于,各个商会间的票据不统一,也互不认同。还有就是,大部分商会都是都是小范围组织,商会的据点分布并不多。
看来,钱庄必须要开了。不开的话,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极大的限制。而且,李恪相信,就凭自己的口碑,绝对能吸引大量商人存款。这样的话,可以吸纳民间的大量金属货币,再以此进行借贷,正好可以扫荡那些高利贷,尤其是寺庙的香积贷。
唤来杨虞,李恪问杨虞有没有精通钱财的人才投效。
不问不知道,还真的有,就在张之远的下面。
李恪赶紧命人去找张之远。
张之远从城外的纺织工坊匆匆赶回来,进了李恪书房见礼道:“大王,有什么紧要事吗?”
“我大舅兄说你下面有对账册极为精通的人才,他向你要了几次你都没给,是吗?”李恪笑着问道。
“是的,大王。”张之远恭敬地道,“属下的下面确实有一名对账册极为精通的人才,姓吕名慧字子聪,是前年从巴州过来的,据说是吕不韦的后人。此人接手属下的账册后,属下就再也没有为过出入账烦恼了。”
“让他过来,本王有大事和他相商。”李恪道。
“大事?”张之远有点不解地道。
“本王要考考他,看他有没有担当大任的能力。”李恪道,“说不定,他在你的手下屈才了。”
张之远无奈,只好亲自去唤吕慧过来,心中哀叹,自己手下最好使的做账的要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