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仇恨的根源

那些在港口街头被抓住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被铁链锁住,像牲畜一样交易。

屠杀也从未停止。妇女被迫侍奉侵略者,拒绝者被集体杀害,尸体被悬挂在港口的城墙上以儆效尤。孩童则被强迫改名,接受异教洗礼,将自己的文化与身份遗忘殆尽。

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伊比利亚人无视东方文化的禁忌,将宗教圣地改为军营,将王室陵墓挖掘一空。

那些历代王朝守护的祖先骸骨,被当作“异教的遗物”公开焚烧,而后将灰烬撒入海中。

南洋的王室被屠灭,贵族血脉几近断绝,平民陷入绝境,但这片土地从未彻底屈服。

幸存者开始秘密组织反抗,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与侵略者展开游击战。

正是在这片废墟上,南洋各邦逐渐觉醒。

柔佛、亚齐、三佛齐等地的遗孤秘密聚集,发誓要为家园复仇。

他们用血的代价教训了每一个信任伊比利亚人的教训,也深深铭记了大夏昔日的庇护。

马六甲的痛苦与屈辱并非孤例。

当伊比利亚的侵略者趁大夏虚弱时,他们的贪婪和暴行不仅摧毁了南洋,更深入大夏本土,将儒家礼教的根基与百年的文化积淀化为灰烬。

在北方游牧部族和罗刹国的联合侵袭下,大夏朝廷一度陷入风雨飘摇。

各地防御线告急,朝堂争权夺利,地方豪强各怀鬼胎。

那些曾经在史书中书写过荣耀的世家大族,逐渐显露出其虚伪与自私的一面。

“他们有火炮,有舰队,是天命的使者。与其抗争,不如顺从。”这句话出现在许多世家大族的家书中。

于是,大夏南方的一些世家主动打开了城门,接纳伊比利亚人,以“投降”为代价,换取短暂的安宁。

他们不但劝降百姓,还向侵略者提供物资,甚至出卖了自己守护的同胞。

迎接他们的并非预期中的和平,而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伊比利亚的士兵将大夏的儒家礼教视为笑话。

他们认为这些古老的制度不过是束缚文明发展的枷锁,而侵略便是破除这种“愚昧”的最好方式。

被俘的大夏贵妇们,被强迫脱去衣物,在侵略者的军营中成为供人消遣的玩物。

她们被迫跳着异国的舞蹈,被肆意侮辱,甚至被要求模仿侵略者的礼仪,跪地行礼。

许多贵妇不堪屈辱,选择以死抗争。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