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战一触即发

烽火连天,硝烟弥漫,净慈庵内,上官逸锦与叶澜刚刚经历了一场短暂却惊心动魄的交锋,而此刻,局势愈发紧张起来。

“摄政王,情况危急,再不撤就来不及了!”一个官兵神色惶恐,声音急切而颤抖,仿佛被恐惧紧紧扼住了咽喉。

上官逸锦的目光如熊熊燃烧的火炬,死死地盯着叶澜,那目光炽热得仿佛要将她的灵魂焚烧殆尽,他满心渴望能将她的模样深深刻进心底,永不磨灭。他眉头紧蹙,恰似拧紧的发条,愤怒、不甘与眷恋在他眼底交织翻涌,恰似汹涌澎湃的滔滔巨浪。

叶澜再次启唇,声音微微颤抖,却透着一丝决然:“上官逸锦,我感谢你这一年来对我的照顾,我的那些嫁妆就当做对你的补偿。你赶紧撤离吧,这时候撤退还来得及。”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恰似深秋寒霜,冰冷且决绝。

上官逸锦咬了咬牙,腮帮子因愤怒高高鼓起,宛如即将爆发的火山。他声音低沉,饱含着无尽的不甘:“叶澜,今日之事,不会就这么算了。但此刻,我不得不走。”言罢,他狠狠瞪了叶澜一眼,那目光好似能幻化成锐利的利剑,直直将叶澜刺穿。随后,他猛然转身,衣袂在风中烈烈飞舞,带着士兵匆匆离去。他的步伐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好似踏在了绝望的深渊之上。

叶澜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让它们滑落。她虚弱得如同风中残叶,虚脱般地靠在一旁的柱子上,身体微微颤抖。心中满是无奈与迷茫,如乱麻般纠缠不清。过了片刻,待心情稍稍平复,她看向住持,眼中满是感激:“住持,多谢您的帮忙。如今危机暂过,如今外面世道乱,我望您多收留我们母女俩多些日子。”

住持双手合十,目光慈悲而温和:“阿弥陀佛,且先等待外面的纷争结束再做打算吧。”

而另一边,上官逸锦带着士兵一路疾驰。他的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厚重的浓云,心中的怒火与焦虑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炽热而狂躁。

他逃回了自己的军队营地,迅速集结力量,准备迎接前太子的凶猛攻击。上官逸锦面色凝重,额头上青筋暴起,犹如蜿蜒扭动的青蛇。他大声呼喝着指挥士兵:“列阵!准备迎敌!”他的声音好似洪钟大吕,在营地中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他的军队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个个表情严肃,动作敏捷,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坚定,犹如钢铁铸就的坚固防线。

前太子的队伍气势汹汹地赶来,马蹄声如雷霆万钧,扬起漫天的尘土,仿佛末日来临的沙尘暴。双方刚一相遇,便展开了激烈无比的厮杀。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恰似地狱深处传来的恐怖交响乐。双方打得热火朝天,鲜血如喷泉般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上官逸锦这边,代表着京城几大士族与权贵的强大势力,他们人才济济,财力丰厚,资源充足。士兵们装备精良,身着锃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仿佛一群下山的凶猛猛虎。

然而,前太子这边,虽在南方经营十余年,有太上皇留下的人脉,以及当地富商和南方士族的支持,但在整体实力上仍稍逊一筹。

战场上,上官逸锦骑在战马上,身姿挺拔如苍松,目光坚定如璀璨星辰。他的眼神锐利如鹰,紧紧盯着战场的局势,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他大声高呼:“将士们,为了京城的荣耀,为了家族的尊严,奋勇杀敌!”士兵们受到鼓舞,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直达九天之上。

前太子则在后方焦急地踱步,他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他对身边的谋士说道:“必须想办法突破他们的防线,否则我们难以取胜。”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急切和焦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谋士献计道:“太子,不如我们派出精锐部队,从侧翼突袭。”

前太子点头应允,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犹如孤注一掷的赌徒。

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腥的气息弥漫在空中,仿佛一张死亡的巨大罗网。双方都伤亡惨重,士兵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犹如来自地狱的凄惨哀歌。但上官逸锦的军队凭借强大的实力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上风。

就在局势朝着有利于上官逸锦的方向发展时,前太子军中突然出现了一支神秘的队伍,他们个个武艺高强,作战勇猛,瞬间打乱了上官逸锦军队的阵脚。

上官逸锦心中一惊,暗自思忖道:“这是哪里来的力量?”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疑惑和担忧,犹如乌云遮住了阳光。

他的手下急忙回道:“这些人是西北羽将军的部队。”

上官逸锦怒目圆睁,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暴喝道:“好啊!你西北的胆子竟如此之大,竟敢把手伸到我这边来!既然你们胆敢派人攻打我这里,那我便要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他的声音犹如惊雷炸响,在营帐中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随即,他大手一挥,果断下令:“来人!速速张贴告示,广招兵马!我就不信,凭我之财力,还组不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军去攻打你们西北军!”

一时间,整个地区都被这紧张的氛围所笼罩。百姓们深陷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战火纷飞,家园破碎,生计无着,人们在绝望中挣扎。

而此时,上官逸锦招募士兵的消息传开,犹如一道希望的曙光,照亮了那些走投无路之人的前路。

在城门口,招募处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应征的百姓。他们面容憔悴,眼中却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改变命运的期盼。

一个身材高大但骨瘦如柴的男子,率先挤到前面,声音沙哑地喊道:“我要参军!只要能给口饭吃,让我干啥都行!”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燃烧着孤注一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