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得长远的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觉得秋生这样,我就很满足,我也不求他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我们就这个能力。”大嫂陈红叶不紧不慢地说道,“只要人勤快,农业社什么时候都饿不死人。”
想想大嫂说的也是,李进前家现在的生活水平,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在整个大队甚至整个公社,不能说数一数二,那也是数得着的。
“大哥,我觉得你应该把工作的精力多往副业方面偏重一下。趁着现在,我叔还管着生产这一块,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大嫂说的对,过日子要有长远眼光。这以后啊,说不定农村还要靠这些副业呢。”
林中阳在前世里,见证过很多乡镇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的发展历程。创造了很多的历史奇迹。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成为后世经济界的一个特色现象。
大哥李秋生如果从这个时候开始关注和研究如何做好乡村副业,也就是以后的乡镇企业,那就是提前起跑。至少是经验储备上走在了前面,那还愁挣不了钱?成就不了事业吗?那就会成为真正的社会活动家,优秀的企业家。成名成家,那是每一个男人和家庭的终极梦想啊。
大哥点了点一头,说:“那天我还和爹说这个事情呢,爹还有觉得我想的偏颇呢!他想让我全面接手大队的事情。我知道爹的想法,其实,现在也没有必要完全接手。接手最核心最能挣钱的这一块,是我现在想的。掌握了大队的经济来源,连爹都要听我的!”说完,觉得自己说的话有点奇怪,止不住乐了起来。
李秋生说的是没有错,如果掌握了经济命脉,确实是连他爹都要听他的。
“这个孩子,越说越离谱了!”李进前摇了摇头,无奈的笑了笑。
“秋生确实是有些经济头脑!今年,我们大队把河沟叉流进行整合成了鱼塘,利用大河支流水网的优势,引河水养鱼。过些时候,到年!家家户户这鱼吃不轻!我看还得提前给供销社说说,不要从其他地方进鱼了。我估摸着,整个公社过年期间的鲜鱼供应都不成问题。”李进前对大儿子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十分满意,话语里流露着自豪。
正说话间,家里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了,从外面闯进来几个拿着锄头的社员,进门就大声的喊道:“李书记,出事了!看鱼塘的老李几个,和邻县白庄的人打起来了!那边来了几十口子人呢!土枪都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