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晋王、秦王已然薨逝,但其兵力并为减少。肃王、谷王、代王、庆王实力虽然兵力稍弱,但依旧扼守重镇,手握甲士。
其中最忧心的是辽王、燕王、宁王之兵最为强盛。辽王骑兵六万余,扼守辽东苦寒,兵将悍勇非常。
宁王控弦八万余,战车六千,更有朵颜三卫精锐骑兵,精悍难挡。
燕王虽然只有六万余将兵,但皆是百战精锐。再加上燕王爱兵如子,屡施恩惠,军中不知陛下,只知燕王,这样下去恐有祸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等日夜难寐,愿陛下早下决断,裁撤藩王,将兵权收归五军都督府,方可为陛下所控,方可安天下臣民之心,方可安天下太平......”。
“朕何尝不知,然此策是太祖他老人家,呕心沥血得意之作,已然写入皇明祖训。
他老人家生前也与朕探讨过此事。当时朕对他老人家说,只要诸位皇叔不负朕,朕定不负诸位皇叔,
让他们永镇大明边塞,为我大明永远的屏障。”朱允炆装作为难之色说道。
朱允炆心里想着考一考这二人,能不能说出一些真知灼见。
毕竟朱元璋留下烂摊子,还是需要自己收拾的。黄子澄有句话说的非常在理,虽然自己继承皇位,从法统之上无可指摘。
但是自己那些叔叔们未必会服气,藩王们手握着兵权,虽然不可能全部的联合起来。
假如他们暗中联合起来,对自己施政也是很难以忽视的一股力量。
当初朱元璋为了削弱淮西勋贵集团兵权,但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必须强边疆防御,增加兵权。
然而淮西勋贵集团的权力,在开国之后已然达到顶峰,这个时候变成了洪武朝的主要矛盾。
所以朱元璋想要削弱勋贵领兵权,置藩王于边塞,建藩王卫。
从北向南封25位藩王,同时设置三道防线,可谓是用心良苦,当然后世皇帝留下个难题。
如果后世皇帝想有所作为,就要拿兵权,而拿兵权就必须削藩,如果后世皇帝无所作为,就间接导致诸藩合力就有能力把皇帝推翻。
更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中还写了一条“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那么这样可以理解为,这样就给了强大的藩王造反的理由,大明这皇帝之位,只能烂在老朱家的锅里,别人休想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