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1827 字 18天前

“袁绍。”金祎说完立刻明白过来:“你是说?”

“靠刘备不能制约袁绍,外人靠不住,咱们不能再指望外人了。”说完瞄了眼老太监,后者马上会意,带着牧子殿外守候。

“雍凉群雄表面服从韦凉州,其实谁都奈何不了谁,你家不是有五千屠各骑兵吗?以讨伐枹罕宋建的名义落脚不难。”

“吉氏和耿氏一定会配合你,马家和韦家也会支持,多一只出身关中士族的军队,对他们有好处,至于段煨大可不必担忧。”

刘琰敲打几案低声继续:“三休三明本就一体,还有唐家在后。”

金祎轻叹一声缓缓摇头:“没那么简单,大规模集结会引起其他部落警觉。”

金祎担忧随意征调军队会引起其他部落防备,军队离开驻地草场也难免被别人抄了后路,匈奴人没了草场牲畜可不行。

还有句话没明说,屠各都尉是刘靖,这人狠着呢,我打着勤王名义结果是去关中抢地盘,到时候怕他会从后方搞袭击占便宜。

提到屠各就想到刘靖,刘琰沉默一阵:“努力好过不做,你去袁绍那什么都得不到,换人执政陛下还是原来样子。”

“那我不如带兵参战。”金祎想的是不打关中,直接带骑兵攻击许昌救皇帝。

刘琰拍着桌面反对:“荒唐,于夫罗已经试过了,匈奴人来中原只会适得其反。”

不怪刘琰气闷不已,金祎是典型的揣着金碗要饭,这要换成刘备立刻就走,不管身后有什么都不会回头看哪怕一眼。

“我爹说的没错,不见岱岳只因身在谷底,离开京城才知道缺什么,军队不必在跟前,关键要看有没有。”

“你懂吗?有军队和没有军队是什么差别?”

“你必须懂,你在外有军队,我在京里做事才豪横,别人才顾忌,当初董承迫于舆论压力就交出了军队,想起来真是笑话。”

刚迁都许昌时,董承手里有不少军队,被曹操连哄带骗交出去了,要是军队仍在手里,也不至于去抢什么车骑将军。

金祎没来由说出句话:“你永远做不成皇帝。”

刘琰当时一愣:“女官擅权总好过别家僭越篡位,你别忘了我也姓刘。”

“先送你去找袁公。”金祎还是想稳妥些。

“我想再等等。”刘琰不介意和金祎讲实话。

现在去袁绍未必会重用,最多欢迎一番搁置起来做个吉祥物罢了,到底是曹操那逃出来,大战当前换谁都会选择监视起来,做什么事都很尴尬。

政治价值固然有,但黄阁主薄太小了,对于袁绍来讲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真正看中孝阳侯身份的只有刘褒,二子争位时最能体现价值,所以刘琰决定等战争出了结果,争夺胜利果实时再出现。

当然也有所保留,投奔袁绍肯定会被大肆宣扬,衣带诏大概率会爆发出来,结亲文书也藏不住,老爹赵温非但不会受益,等到他日还会因此丢了官位。

不如等在淇园,等有人沉不住气主动把衣带诏暴出来,就算结亲文书也一并出现,没见到刘琰本人就不算露馅。

日后来个死不承认刘琰就是赵熙,就说赵熙在蜀郡得病挂了,袁绍是明白人一点就透,大家面上都好看一切皆大欢喜。

金祎被说服了,吉氏兄弟知道后也很支持,三人住了两天告辞回关中老家找屠各部落,还特意嘱咐叫刘琰不必担心,金祎发誓有些事会烂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