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陛下长大了

程太后闻言微顿:“陛下此话是何意?”

景安帝含笑答道:“母后,儿臣的意思,便是让平西侯此后改了明姓,从了明氏宗祠,奉明国夫人为先人,其与后嗣子孙长久拜祭,如此一来,一无需过继,二也无需与承恩侯张氏争一个是非身份。”

程太后还未说话,倒是有官员跳了出来:“禀陛下,可世间男女皆是承父姓,从未有过承母姓,此事恐怕于礼不合,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景安帝轻笑,“古时,便有家族后无子嗣,唯有女嗣,故而行招婿之事,或是女嗣出嫁之后,择一儿郎继承母族姓氏宗祠,事虽少,却也并无先例可循的。”

“再说了,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解决母后之困扰,母后如今夜不能寐,唯恐自己做了不孝儿女,心中难安。”

这话倒是有理,最重要的还是程太后之事。

景安帝又道:“而且此事,到底是程家与明家私事,若是程家与明家都同意了,那不是皆大欢喜,平西侯,你意下如何?可愿为太后分忧?”

这母子俩倒是有趣得紧,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你一句我一句的,将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还觉得他说的万分的有道理。

此时此刻,谁人不觉得程太后是孝女,为了母亲之事寝食难安,唯恐母亲伤怀。

而程堰若是要改姓,是遵了陛下太后的意思,也不算是背弃宗族,而是为了太后分忧,是个忠臣孝子。

程太后心中也暗暗吃惊,别看她这儿子在自家人面前有些腻歪歪的,甚至还很会装可怜,但这帝王权术,玩的那叫一个厉害。

“臣在。”程堰站了出来,恭敬一礼,“禀太后,禀陛下,既然是母亲所求,又是太后难安,臣自然是万分愿意的。”

“好好好,那就这么办了,朕便命人写一道圣旨,命平西侯承母族姓氏宗祠,此事就......”

“陛下,臣以为不妥!”正在此时,礼部尚书唐大人突然就跳出来了,“此事,是不是该问过程家的意思,若是程家不愿,岂有强迫程家子弟更改姓氏的。”

“这话也说得不错。”景安帝点头,“不过承恩侯已逝,程家三叔也已经过世,承恩侯长子次子皆已流放荒洲,乃是罪人。”

程堰道:“程家三婶母如今正在秦都,若是要问程家的意见,问她即可。”

景安帝赞同:“那就问他好了,京兆府尹何在,吏部左侍郎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