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开始对那些本就不公平的事情寻找一些借口,妥协着来试图成为体谅他们的支持者。
可还是孩子的迟煜不会想这么多。
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的时期,孩子往往会将家庭之间出现的矛盾和裂隙的源头定位在自己身上。
迟煜也并不例外。
“但是我小的时候认为,也许父母对我不像其他的家庭一样,是因为我做的不够好。”
“都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所以我的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对我也不好。”
秦听到迟煜将过错全部揽在自己身上的念头时,眉头紧皱。
他忍不住小声,对着手里的啤酒自言自语道:
“一个孩子能成为什么错……”
秦那时候也是个孩子,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唯一无法放过自己的,就是将同样是受害者的母亲逼上了绝路。
迟煜也许是没听见秦的自言自语,又或许是对秦的话以沉默代表附议,轻笑了一声继续说:
“所以我就加倍再加倍的学习,开始变得稳重、沉默,变成他们所期待的‘迟家继承人’该有的样子。”
迟煜的声音越来越低,心情好像已经随着回忆沉到了湖底。
“在他们眼里,原本的我去哪里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迟煜就是最完美的。”
“我以为当我拿到国内最好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以后,他们就会和以前不一样了,可——”
那段迟煜同样不想提起、却耿耿于怀的日子,在秦看来与他经历的别无二致。
只要是感受到无法忘怀的痛苦,在秦的眼中就与他是同一类人。
秦似乎已经能想象到迟煜长大过程中的压抑和窒息,还有那种对于爱的渴望始终见不到光亮。
他终于是忍不住接话:
“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责任完成了,你的录取通知书约等于他们维持表面关系的终点。”
秦知道这样很不礼貌,但是迟煜那种平静到不像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的语气,让他听着喘不过气来。
明明是痛苦的,却偏偏只能用最无奈的语气来陈述。
就好像是面对着一块镜子,迟煜就是镜子里一模一样的自己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