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余蚩印象中的赵铭,都是淡然、坚毅和沉稳的模样。
他当初被父亲送上山时,起先那些同期的弟子,还不知道他是个废柴,故而并不排斥他。一些消息,也会和他分享。
于是很快,余蚩就知道了一个古怪的少年。那少年似乎是个哑巴,身体又极其虚弱,走上两步就撑持不住,要大喘几口气,方才能够缓过来。
那少年因此不合群,同期弟子便处处孤立他,时常当面讥讽、喝骂。
那少年又好像耳聋了,对这些冷言冷语,并没有什么反应。有人走到他面前,无理地指手画脚,口中唾沫横飞。那少年似是瞎了,对此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地擦去脸上的唾沫星子,与那弟子擦肩而过。
余蚩认得那个叫卢小峰的弟子,也和他说过几句话,印象中是个随和的人,没想到却对那个古怪少年,露出如此凶恶的模样。
不久后的某日,在寂静的青石小径上,余蚩偶然遇见了那个少年。
当时,路上仅有他们两人,望见那少年迎面走来,余蚩有些局促。
当两人即将擦身错过时,余蚩终于鼓起勇气,结结巴巴地说了句:“你、你好。”
那少年转过头,面色有些讶异,旋即露出淡淡的笑容,轻声应道:“你好。”
余蚩顿时怔住,原来他既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更不是哑巴!
自那次相遇交谈后,余蚩渐渐和那少年熟络起来。起初两人的交流稍有障碍,但很快后者的话语,就变得流利了许多。
随着沟通的深入,对那少年的情况,余蚩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原来他并非是本地人,加上头部受创,记忆受到了损伤,所以竟连怎样说话都忘记了。
在交谈的过程中,余蚩发现那少年谈吐从容,性格和善,并不像其余弟子所说的那样痴呆。于是走动愈加频繁起来。
那少年正是赵铭。两人的深厚交情,便是在这样的来往中结下。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二人关系的亲近,那些同期新代弟子,也开始了对余蚩的排斥。
特别是一年过后,修为最低者都晋入了旋照境三重,余蚩却和赵铭一样,丝毫没有跨入旋照境一重的迹象,所以那些同门的恶意愈来愈深。
余蚩起先并不服气,但又是半年过去,其余各人的修为至少提升了一重,他和赵铭却仍在原地踏步。
渐渐地,两人在新代弟子中,有了“虚公子”和“痴公子”的外号,甚至偶尔被叫做“病秧子”和“憨傻子”。
余蚩得知后,尽管愤怒至极,却又无可奈何。要知道,随着修为等级的提升,修士的实力,会得到显着的增强。
以他俩的修为境界,根本不是其余弟子的对手。骂不过、打不赢,又要经受百般欺凌,足以让人心生崩溃。
但赵铭身处这压抑的环境中,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时常开导余蚩。
这样以身作则的沉稳表现,顿时给后者注入了强心剂,让其能够度过这段艰辛的日子。
然而,逐渐意识到自己资质低劣的余蚩,尽管在赵铭的鼓舞下,坚持修炼了两年的时间,但是他的心态,已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