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宿迁鱼汤面的鲜香诱惑

京杭长歌 政春子 2656 字 29天前

林宇抬头看向老板,眼中满是钦佩与好奇,问道:“老板,您这鱼汤面做得这么地道,肯定有什么独特的手艺或者不为人知的秘诀吧?”

老板谦逊地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秘诀,主要就是食材一定要新鲜,制作过程必须用心。这鱼汤的熬制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得先将鲫鱼精心处理干净,然后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这样熬出来的汤才会又白又香,如牛奶般浓郁。接着加入足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熬制,让鱼肉的鲜味充分融入到汤里。这熬汤的火候和时间可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少一分则汤味不足,多一分则汤会发苦,失了原本的鲜美。还有这面条,我们一直坚持手工制作,从揉面到拉面,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师傅们的心血,这样才能保证面条的劲道口感,吃起来爽滑有嚼劲。”

小主,

林宇赞叹道:“老板,您这可真是用心在做面啊,怪不得味道如此出众。我听说很多美食背后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传说,您这鱼汤面有没有呢?”

老板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与追忆,缓缓说道:“要说故事,还真有一个。相传在很久以前,宿迁有一位年轻的渔夫,他的妻子擅长厨艺,心灵手巧。有一天,渔夫打了很多鲫鱼回来,他的妻子看着这些新鲜的鲫鱼,就想着怎么把它们变成美味的食物,让辛苦了一天的丈夫能好好享受一番。她尝试了很多种做法,煎、炒、蒸、煮,各种方法都试过了,最后却发现将鲫鱼熬成汤,再用来煮面,那味道格外鲜美,让人回味无穷。于是,这鱼汤面的做法就在当地流传开来。而且,这鱼汤面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因为鲫鱼多子,所以宿迁人在过年或者家里有喜事的时候,都会做鱼汤面,象征着多子多福,家庭美满幸福,希望这份好运能一直伴随着家人。”

林宇听得入神,说道:“这故事可真有意思,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没想到这小小的鱼汤面背后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内涵,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老板接着说道:“是啊,这宿迁鱼汤面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宿迁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它见证了宿迁的变迁与发展,承载着宿迁人的情感和记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正说着,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兴高采烈地走进了面馆,看到林宇他们在谈论鱼汤面的故事,便兴奋地说道:“我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宿迁鱼汤面的介绍,那描述得绘声绘色,让我垂涎三尺,一直想来尝尝。今天终于有机会了。我觉得宿迁的美食文化很有特色,如果能把这些美食推广出去,肯定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宿迁,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林宇笑着回应道:“你说得对。我也在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宿迁的美食文化。比如制作美食视频,写美食文章,借助网络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宿迁有这么多美味的食物,吸引他们前来品尝。”

小伙子眼睛一亮,说道:“这是个非常棒的主意。我是做自媒体的,平时就喜欢探索各地的美食文化,我可以和你合作,一起制作关于宿迁鱼汤面的视频。我们可以从食材的精心选择、鱼汤的熬制过程、面条的制作工艺等方面详细地介绍,再配上一些生动的画面和解说,让观众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这道美食。”

林宇欣然答应:“那太好了。我们还可以采访一些宿迁的老人,听听他们与鱼汤面的故事,让视频不仅仅是美食的展示,更充满了温度和情感,更能打动人心。”

在与小伙子达成合作意向后,林宇更加坚定了推广宿迁美食文化的决心。他开始深入挖掘宿迁鱼汤面的历史文化资料,不辞辛劳地走访宿迁的各个角落,一心寻找与鱼汤面相关的传说和故事。

他来到了宿迁的一个古老渔村,这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运河岸边,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水乡气息。林宇在村里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渔民。老渔民热情好客,看到林宇前来,便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当得知林宇是来了解宿迁鱼汤面的故事时,老渔民坐在那张有些破旧却充满岁月痕迹的木椅上,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