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盛傲娇地加快了步子。
“诶,盛哥,你等等我呀,走那么快干什么!”
到了第七日,家里的柿饼卖得差不多了,只余下了不到十斤,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徐子盛还是去了镇上一趟。
只是今天来,他发现集市上多了好多卖柿饼的小摊子,大小不一,颜色有深有浅,这段时间正是柿子成熟的日子。
今天的柿子不好卖,这东西多了就不稀罕了,徐子盛看到今天这个状况,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天就主打一个随缘,连摊位都没租。
起初,还有不少摊贩卖的是六文一斤,后来竞争大了,有人卖的就比六文要便宜了,一旦有人开了这个口子,价格只会一降再降,到后来,多数人都只卖四文一斤了
价格大跳水,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好在徐子盛背篓里的柿饼也不多,就算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到了下午,徐子盛才堪堪卖完。他走的时候注意到好多小贩还剩了一箩筐呢。
原本是看别人卖好卖,这才蜂拥而至的做这生意,却没想到这费了好些日子才做好的柿饼,卖出去的钱却并不多,有这个功夫,买点儿其他的岂不是更好?
很快就到中秋了,徐子盛买了些月饼回家,果然,不管哪个时空,五仁馅的月饼都是主流,这东西吃多了腻,徐子盛给家里一人买了一个,算上大伯家,一共买了十个月饼,总共花了二十文。
徐子盛粗略地算了一下,这些天卖柿饼,大概赚了九百多文,虽然没有暴富,但这些钱也是他和姜寻来之不易攒下的,已经很令人满足了。
中秋到了,意味着秋意越来越浓,徐家后院不远处有一颗栗子树,长在一个斜坡上,这天徐芝芝看树上掉了不少刺果儿,就叫上康哥儿一起捡栗子。
这棵栗子树有些年头了,长得高大粗壮,落下的栗子很多,就是需要格外注意草丛里的刺果儿,一不小心扎得脚生痛。
有的栗子已经熟透了,刺果儿一掉在地上,就炸开了,板栗和刺脱离,从里面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