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想养的,其实是“灯笼子儿”,也就是郭胖子相声里面说的“棋子蟹”。
二斤就能称上五十个,甚至谦儿还挖苦他说别当五分钱给花了。
可见这货的大小。
这货其实是溪蟹的一种,成蟹也长不大。
老四九城人是吃不起大闸蟹的,这就不如沪上的穷人,饿得只能吃大闸蟹来充饥(误)。
“灯笼子儿”对于普通四九城人而言,近乎蟛蜞之于胡建人。
其实就连烹饪方法都大同小异。
所以,所谓的地方菜系,往往也取决于原材料的品性。
原材料一样,调料一样,你知道这菜是哪儿的?
等着自己摸索好了,养殖模式稳定下来,还可以扩充养殖品种,比如养些鲫鱼、草鱼和鲤鱼这些东西。
当然,也只是在这池塘里面养,不可能放养到外面的湖里。
毕竟自己这空间总归跟个大号的鱼缸差不多,并不具备完整的生态系统。
如果环境变动太剧烈,那崩溃就是唯一的结果。
没看着那些玩鱼缸的,不是养什么死什么就是养什么什么爆缸嘛。
爆缸大不了把养的东西捞出来,再换水重新开缸就行。
但是自己这空间里,不改造的话,最起码也有个十亩地左右的水面,最宽的地方,起码也得七十多米宽。
用啥往外捞,又往哪儿放水?
所以,这也是李想国为什么宁可受累,也要挖出来个“池塘”来尝试着养殖。
当然就算以后成熟了,养的鱼也不能让它们跑到湖里去。
取水时候还得防止它们跑到湖里。
为什么不放湖里养?
除非同时放养足够的鳜鱼、黑鱼之类的掠食性鱼类,外加着湖里繁育出足够的水草。
要不然没了天敌,哪怕只是逃逸出去几条鲫鱼。
那最多也只要两三代的时间,这些鲫鱼足以繁育到能把湖里一切能吃的东西全都吃光的程度。
估计最后也只有一个结果:水质恶化,鱼也全都死光光。
到时候,这片空间只怕真的要臭气熏天,自己还进不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