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得景监以为自己看错了人,这也才有了景监醉酒之事,弄明白这一切之后,二人相拥而泣,把酒言欢。
古人重信而轻命,对于自己信任之人,哪怕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也要完成自己的诺言,此乃大义。
而之后的剧情中,曾经当众给秦公嬴渠梁难堪的士子田常之死,也是大义。
卫鞅与见面之后,于大堂之上大讲儒家治国之法,可是这种极其理想化的,以礼治国方针,在那个混乱的战国时期,实在是一个美丽的泡沫,一触就破。
而这种治国理论也让所有远道而来的士子们大为不满,认为这样的人也能受到秦公的亲自迎接,实在是识人不明。
最后秦公亲自来到招贤馆安抚众人,同时也开启了自己这次的招贤纳策。
大部分士子都献上了自己的策论,但是之前颇为张扬的士子田常却又开始了自己的喷子行为。
一登场田常就直接表明自己没有策论献上,只有关于秦国的弊端恶政十陈,不知秦公是否会听?
嬴渠梁:“先生请讲,嬴渠梁自当洗耳恭听。”
田常不慌不忙的从自己的袖口中取出竹简,开始自己对秦国的批斗大会。
“天下大小邦国三十有九,唯秦政事不修,恶弊斑斑,其一,穷兵黩武,其二,姑息戎狄,其三,君道乖张……其八,蹂躏民生,其九,崇武贬文,其十,不开风化。”
秦国的这些弊端,一桩桩一件件,都被田常士子当众宣读,可以说得上是一番彻头彻尾的羞辱之言,让在场的每一个秦人都感到愤慨。
再加上秦人性情本就直接了当,讲究一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这也让不少在座的其他士子都为其感到担忧。
要不是有国君在此,恐怕现在的田常已经是个死人了。
【作者吐槽:是啊,能不感到担忧么?像你这样骑脸输出,脖颈拉屎,不死已经是秦公大度了。】
嬴渠梁听闻此言之后不急不躁,反倒是仍然以礼相待,并当众对田常所说表示同意,认为其言在理。
同时也直接向在场众人言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所图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