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官博:我们这部作品在拍摄之初的第一步,就是由作为导演,监制,编剧,演员以及总负责人的昊云先生,明确我们的拍摄中心思想。
昊云:决定一个民族文明命运的,绝不仅仅是战争与暴力。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要素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文明发展所形成的既定基因,决定了一个民族未来的走向。
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国关系严峻的时代,没有强势生存精神的确立,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持续大步前行。
只有从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自己文明传统中的创造性基因,才能确立一个国家最成熟的社会精神。
在前世,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在海外和网上热播后,人们争议最多的,就是商鞅、秦孝公等人的刻画与《史记》的记载有较大出入。
孙皓晖以写秦的正史为己任,为何还要对重大历史人物进行演绎?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前世,现在也是存在的。
就连作为随组跟拍的历史学者梅雪女士也曾问过昊云这样的问题,昊云便直接以上辈子孙皓晖先生的回答作为自己的解释。
大秦帝国微波内容,昊云:“我坚信,这就是真实的商鞅。”
“司马迁写《史记》,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上,是基本真实的。但司马迁的历史观是有问题的。
遍翻《史记》,凡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为国家承担责任、勇于牺牲的人,文仲、吴起、商鞅、晁错……没有一个能得到他的好评。
能得到他好评的都是擅于做人、明哲保身之辈,范蠡、张良、李陵……我们为什么还把司马迁的主观评价当作史实来看?司马迁说商鞅‘刻薄’,只因为他的法律严格。但那是战时法律体系,能不严格吗?
难道法律严格就能反证立法之人的心性刻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