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法,国,民

再到现在,回到秦国朝堂,赢驷作为一个国家的公子,未来的君王,自己必须要为曾经的过错进行道歉和弥补。

在这期间赢驷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身体和内心的成长,而这种内心的成长和外在气质的逐渐变化,也都被昊云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尤其是在这次的律法研判上,他那种作为主审官的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和事事三思却不犹疑的演技表现,已经颇具未来的一代雄主,秦惠文王赢驷的风采。

一旁的商鞅看着这个曾经因为意气用事而差点就被其父君处决的太子赢驷,内心也止不住的感慨。

遇事不决,若急,当立即谋划,果断处置,一旦决断就必须坚决执行到底,绝不回头。若缓,当暂时搁置,明前因,晓后果,集思广益,思虑再三,不可轻判。

而这些,他都已经做到了。

想到这里,商鞅主动现身和太子就之前的律法问题展开商讨,期间二人都表明了自己对秦国律法于当下和未来的各种看法,以及对下一次变法时机的预测。

【作者吐槽:我合理怀疑,这里就是导演和编剧在猛cue未来的大秦始皇,告诉他你的祖宗已经将这些都给你想好了,你可以一定争口气啊。】

在这里,昊云借用了剧中台词的方式,充分的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律法的看待方式,认为法从来都是一时之法,非永久之法,理当做好随时修改的准备。

只不过当时的秦国之法乃是战时之法,并非盛世之法,故需从重处罚,从丰奖励,且目前秦国变法不过短短数十年,尚需稳定,短时轻易不能变法,否则会使人认为秦国的法律并非不可动摇,乃是可变通之法,从而留下祸根。

但世间岂有万古不变的万全之法?只有不断及时的去修改完善,才能让一个国家的稳定法治延续下去。

否则,苛责之法必遭反噬。

之后六国使者前来拜见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