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反应:0.19秒。
速度:10.16秒
教授对他这次测试非常满意:“孙,非常不错,你刚下跑步机在跑道上能跑出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
“你现在需要找到你与跑道的亲和度,跑步机上的跑步带与跑道是不同的。”
教授说着走到一旁的大屏幕开始播放,他整个百米的录像。
将他的运动模型动画与他实际这次测试的运动轨迹同时对比播放起来。
“你来看,对比整个技术动作之间有什么不同。”
这种对比经过慢动作的播放,显而易见。
教授反复播放着对比:“看明白两者之间的不同了吗?这些不同点就是你需要适应和改进的。”
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在屏幕上操作,点了几下,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孙明波的运动轨迹与运动模型之间的差异列表。
孙明波看着屏幕也知道这些差异,就是他的短板,先从木桶理论中的最短的那一块开始解决吧。
最大的一块短板,是他的起跑反应时间和起跑时的速度,虽然他自己感觉已经很快了。
教授开始讲起产生这些差异的原理,为什么会产生,分析起了孙明波在整个百米运动轨迹当中的不足,哪方面需要注意,哪方面需要加强,哪方面还需要…………。
“怎么样小子,这下你知道了吧?那我们就从这差异最大的起跑反应速度开始训练吧。”
“先训练10组起跑,慢慢的适应百米短跑跑道。”
这样训练场上反复间隔响起了:各就各位,预备,啪……。
然后就是砰砰砰砰砰砰的跑步声音。
现场显示牌显示:0.18秒,0.19秒0.18秒,0.19秒,0.20秒,0.18秒,0.17秒,0.18秒,0.17秒,0.18秒。
“现在看来你的起跑反应速度很不稳定,休息10分钟。”教授看看显示牌,又将目光放到孙明波身上“我去取一下起跑辅助设备。”
一会儿教授推来一个带起跑器的起跑辅助装置,现场固定好后,让孙明波调整起跑器的前后脚蹬适合起跑长度。
教授开始讲解这辅助设备的作用:“这设备启动后,就会自动报告起跑口令,口令结束0.14秒,会对你的屁股自动放电,小子如果不想被电击,那就起跑反应速度在0.14秒内,哈哈哈,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