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洛彬还挺合倪天昀的眼,一见面,再一听洛彬对唱片的制作、运营的理解与想法,当即就拍板,调拨资金过来,由洛彬全权负责首张唱片的制作,除了制作团队的人由他负责搞定外,其他的事一概不管,倪天昀只要一个结果,就是在年底要拿出一张像样的专辑来,做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争强好胜,他可丢不起人,像之前的状态再也不要出现。
洛彬还真是很有才华,不仅有才华,人脉也还不错。整个的制作班底他没有在广州找,而是从北京叫来了以前的同学和同事,就这样,一个很像样的制作班底就有了。
制作团队的事是解决了,但是首张专辑谁来唱,又成了争议的热点。
Lucy想唱,理由是自己出过唱片,有过基础,但是这一点被柳絮言反驳了,她觉得Lucy的那张唱片就是当初白胜男为了哄她开心随意为之的作品,作不得真,不然,也不至于会没啥销量,这说明Lucy在唱片市场是没有号召力的。
Lucy当然不会就这样被柳絮言打压下去,她一方面向倪天昀撒娇,一方面把唱片销售不佳的责任全部推给白胜男,她说的也有道理,白胜男当时就是拿她试一下唱片市场的水,并没有很认真地在唱片的制作和推广上下功夫,这年头,销售一张唱片,啥都不做就想把唱片卖个好成绩,等同于做梦一般。
柳絮言当然想自己唱,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海上花”的时候就有,现在更加不会放弃,更何况,洛彬是她找来的,仅这一点,她就有与Lucy争抢的底气。
其实,两个女人这般争执实属多余,在倪天昀心里,早就有了谋算。Lucy固然是他喜欢的,但是从生意的角度来说,他更愿意让柳絮言上。一方面,Lucy现在成了自己的女人,他想这种关系最好简单点,既然选择了生活,就必然要放弃事业,他不喜欢将二者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柳絮言身上有股子劲儿是Lucy所没有的,柳絮言可以做到不顾一切,而Lucy就不行,这一点,在未来的唱片推广以及艺人炒作上,柳絮言是要优胜于Lucy的。
仅凭这两点,他驳回了Lucy的毛遂自荐,拍板定下了柳絮言。
说干就干,洛彬的效率很高,没等到年底,“天言唱片”的首张专辑就面市了。这次他们并没有像“大成唱片”那样先拿一支单曲去电台宣传,而是选择了整张专辑同步面市的方式。在曲风了,避开了其他唱片通行的情歌阵营,而是将柳絮言打造成了热辣形象,一改她之前的风格。柳絮言对这个新风格特别满意,没想到洛彬还真是有两下子,不仅她满意,唱片一推出,马上在市场上形成了爆点,歌迷的推崇度不亚于陈晓娜专辑。
这张专辑的名字叫《柳言细语》,名字听上去很江南,很婉约,但是整个曲风却令人全身舞动、热力全开,属于那种轻摇滚的风格,洛彬还在编曲时特意尝试了一直都想采用的电子音乐,让人听后感觉整个神经都被打开,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有了这张专辑,倪天昀也就有了搏击唱片业的信心,《柳言细语》在市场上造成的热度,不仅给他带来营收,更给他带来了名气,让他在唱片业一下子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谁也没想到,一个做贸易起家的商人,居然可以这么快玩转唱片业。
乘胜追击一直都是倪天昀的作风,他在洛彬的建议下,跑到北京签下了一男一女两位歌手,都和陈晓娜一样,是专业院校的学生,不过,他们比陈晓娜要高两届,正好赶上毕业的时候,这两人的加入,如虎添翼,让倪天昀有了更多的底气。
其实《柳言细语》的走红,除了曲风有异于市场通行的情歌风格之外,倪天昀借助香港娱乐圈炒作宣传的方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柳絮言把洛彬带到自己眼前的那一刻,倪天昀的大脑中就有了一个计划,他认定这两个人将来是一个很好用的材料,事实证明,内地的民众和香港的民众一样,对于娱乐界的花边新闻、八卦奇事都充满了好奇心。倪天昀正是利用了民众的这种好奇心,编造了一个女歌手与制作人之间的风流韵事,故事编造的极其动人,令很多歌迷都信以为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件事情上,倪天昀还是很有一些方法的,做贸易的少不了要为代理的产品畅销想些点子,有时候还会请些文人来写点东西,甚至于杜撰些故事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没想到这些方法用在唱片的推广上居然也很奏效。
倪天昀将专辑里的每一首的词曲作者署名都写成了洛彬,还特意从香港找了几个乐评人,以及娱乐写手,把每一首都拆写出来,杜撰成洛彬对柳絮言隐藏的爱情,这一招还真管用,让柳絮言和洛彬一下子成了歌迷心目中的乐坛情侣,不管是发布会,还是歌迷见面会,两人都会被媒体或是歌迷包围,两人的情事自然是众人关心的话题,可每次两人都是点到为止,从不正面承认,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爱情这种事不怕杜撰,就怕假戏真做,可偏偏洛彬和柳絮言在这个过程中真的就假戏真做了。柳絮言发现,洛彬才是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而袁开朗只不过是她在需要依靠时的替代品罢了,就像以前周翰林对待自己这样。洛彬的出现,再加上倪天昀的推波助澜,令她陷入了对洛彬的痴迷中。
洛彬也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