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变局-14

迎亲队伍由郑雨的学生组成,清一色的高大、英俊小伙儿,引来了城里小姑娘们的围观,她们冲着这些小伙子们笑着挥手,却没有一个主动上前索要联系方式的。小伙子们也喜欢看到这种场面,看着这多么年轻的姑娘朝自己挥手,就不断地把自己手中的喜糖撒向有姑娘的人群,没姑娘的地方看见这架势可就不愿意了,拼命地打着口哨抗议,直到何志彬和秦大东他们几个把糖撒过去为止。

卢铁山在卢佩姗毕业那年就把业务重心从襄樊转到了武汉,虽说公司经营起来没有在襄樊时那般顺畅,但也算是过得去,而且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重心不应该完全放在事业上,而是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女儿和老母亲。

在郑雨住进卢铁山给他们准备的新房后,卢铁山也把老母亲接到了武汉,一起搬进了同一个小区的另一套房里。老母亲这几年的身体每况愈下,眼瞧着也陪不了几年,卢铁山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南漳,除了弟弟、妹妹们还在这里生活,卢铁山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住处。原本弟弟是想让侄女儿从自己家里发亲,卢铁山觉得那样太麻烦,就在南漳宾馆订了房间,决定从酒店里发亲,反正婚礼只是走个形式,算是对南漳的亲友们有个交待,最重要的是,两人结婚后还是要回到武汉生活的,那才是他们生活的主场。

军人婚礼有自己的一套形式,也就免去了那些拦门礼的风俗,不过,郭春华觉得红包还是要有的,不能亏待了卢佩姗娘家的姐妹,也算是保留了传统。

郑家离宾馆不远,原本院里领导的意思是用包车来接亲,郑雨想起大妹出嫁时的情景,就拒绝了领导们的好意,决定像当初嫁大妹时一样,用自行车代替汽车接亲。卢铁山对这方面没有意见,卢佩姗知道郑雨的想法,也就欣然接受了。

唯一令卢佩姗觉得遗憾的是陈晓娜没有赶回来参加她的婚礼,她知道陈晓娜工作繁忙,但是作为最要好的朋友,没能出席自己的婚礼,总觉得会有些缺憾。

陈晓娜人虽然没有到,但是电话却接连打了好几个。她托人从襄樊订了一个巨大的蛋糕送到南漳,当然也少不了一份丰厚地红包。她跟卢佩姗讲,自己刚进剧组,而且这部剧因为某些状况需要加快拍摄进度,自己实在是走不开,只能请她多谅解。她没有告诉卢佩姗那个“某些状况”就是自己有了周翰林的孩子。她不能讲,这件事在蒋少卿没有正式发布消息之前,任谁也不能讲出去,这是已经约定好了的,她不想破坏这个约定,更加不想再节外生枝。

没有陈晓娜的到场,婚礼的确少了些光芒,但不影响婚礼的气氛。或许只有这个时刻,平时绷得很紧的军人们才能得到完全的放松。每个人都像个孩子,快乐地跑进跑出。在郑雨和卢佩姗完成切蛋糕的仪式后,这些“孩子”们便把那些蛋糕上的奶油在身边的伙伴脸上涂抹,但是他们玩的又不过份,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把蛋糕扔得到处都是,部队的纪律和教育提醒他们,蛋糕也是粮食做的,快乐需要点到为止,不浪费是首要原则。

院里的领导们在参加完仪式后就带着学生们离开了南漳。马上就到了汛期,今年学院收到的指示是,全员待命,据气象台观测,今天整个长江流域将迎来大规模的降雨,学院将作为保障部门原地待命。

其实,郑雨的婚期也只有三天,三天之后,他必须归队,与战友们一起整装待命,等待上级的分调,这也是郑雨成为军人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郑雨的婚礼让何志彬看到了军人的伟大,他们的快乐如此简单,幸福也如此简单,正是这种简单才为普通人换来了更多多元化的快乐与幸福。这个婚礼也让他意识到,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的改变尽力,虽然看上去都微不足道,但是加在一起却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必定推动着这个社会向前,这大概就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使命吧。

卢佩姗的幸福感染着每个人,也让何志彬想起叶琳瑶,还想起了黄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薇又打电话告诉他,他猜得没错,那个人就是叶琳瑶的妹妹——叶琳佩,英文叫Susan,对方并不知道自己认识叶琳瑶,也不知道自己与何志彬的关系,至于Susan是否知道何志彬的存在,她不得而知。

黄薇还告诉他,她想接近Susan,并与她成为朋友,然后再从她那里打听叶琳瑶的下落。

黄薇帮了自己,但是自己却没有帮到她。

何志彬回来的前两周,外婆去世了。何博文带着闫彩英去参加了葬礼,黄微也和张伯伦从美国赶了回来。葬礼上,黄薇哭得梨花带雨,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回来,错过了见外婆最后一面,何志彬也陪着流了许多眼泪,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安慰黄薇。

外婆走了,何志彬觉得这个世界上从此又少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就像外公去世,那些伤心似乎在内心里一点点堆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真有那一天,他希望自己能尽量做到淡然。

楚如白赶了回来,准确地说是赶回来为郑雨送行。他喝到了郑雨的喜酒,可是那喜酒也成了送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