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时先生很坦诚。我也说几点。第一,刚才说了,我们看重的你执着的新闻梦想;第二,‘狗仔’也分三流九等的,在我们的眼中,你非劣等,属可用之才;第三,我们要的是你的新闻态度与热情,不懂运营和市场没关系,我们擅长,大家可以互补。不知道我这样说,时先生是否觉得满意?”
“理由很充分,以至于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还有一个问题,收购‘南风时报社’后,你们想要的新闻方向是什么?这一点,我相信‘强哥’比我更加关心。”
“嗯!我们早就预估到你会这么问。做你一直想做的方向。”
“财经?南海资本做这个我理解,可是蒋总的‘大成’做这个,未免有些……”
“未免有些什么?你是不是想说不合适啊?”
一直坐在旁边没有讲话的蒋少卿终于找到了讲话的机会,其实他并不想讲话,在这之前已经与赖雨晴做好了分工,在对“南风时报社”的方向考量上,蒋少卿始终觉得赖雨晴想的更加周全,作为合作伙伴,他必须无条件地相信对方。
“蒋总误会,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觉得‘大成‘如果要下场做传媒,顺理成章的是在娱乐方向,财经的跨度是否有些过大?”
“这个你倒不用担心。传媒的事情主要以赖总为主,我们有很明确的分工,投资她比我厉害,相信运作一家财经类媒体也不在话下,而我的特长在娱乐,更何况,我是以内地为重心,特别是以北京为重心,而赖总的精力则主要放在香港,掌握海外局。”
“看来,蒋总和赖总真得是一对黄金搭档,有时候,江湖八卦也未免不真。”
“时先生倒是通透,能用这个视角来解读江湖八卦,也正说明赖总没看错人,你的确很适合接下来的工作。”
“谢谢蒋总的信任!不过,收购的事你们还是得先和‘强哥’谈妥,他这人可是闻不得半点铜钱味儿的。”
“这一点,请放心,我们早有耳闻,也早有对策,所以才先找你来聊透,如果你这边确定可以合作,那么文天强那边应该就不会有意外。”
“赖总这么自信?”
“不然怎么在投资场混。”
“也对。说实话,要不是文太催着‘强哥’移民,他是不会放手‘南风时报社’的,不管怎么说,报社这两年的效益还是可以的,口碑也还尚可。不知道二位在收购一事上有没有需要我帮手的地方?或者,你们需要我去说服‘强哥’。”
“时先生的好意,我和蒋总心领了。不过,我赖雨晴做事有个原则,对于想做成的事情从不假手于人,我也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
“既然赖总这样自信,我也就不再主动请缨了。说实话,二位的名气我不是在投资场或者传媒业听到,但是娱乐圈倒是听了不少,也十分崇拜二位,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能够有幸与二位合作,实属好运。”
“那么,时先生这算是答应了我和蒋总的邀请了?”
“无法拒绝,荣幸之至!”
“好,那我们一言为定,单等我和蒋总拿下‘南风时报社’的消息。”
“相信二位一定可以做到!还有一个问题,对于现有的员工,二位打算怎么处理?”
“看他们自己的选择吧。想走的,不留,我们会做好补偿;想留的,欢迎,我们一定会善待大家。
“如此,我就放心了,也代同事们感谢二位!”
“想不到你还是个会关心同事的人,看来我和蒋总这次是真没有看走眼了,希望将来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其实,拿下“南风时报社”并不难,只要做对两件事,文天强一定不会拒绝对方,这两件事在赖雨晴、蒋少卿与Tony的对话中就已经得到了答案。
文天强关心的第一件事情,“南风时报社”的未来以及现有人员的去向,赖雨晴给了他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并且将其写进了收购协议之中,这包括:保留“南风时报社”的社名,一报一刊可交由赖雨晴整合,允许修改或更改报刊名称;尊重员工的选择,善待每一位员工。
第二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赖雨晴开出了比市值多20%的价格,这笔钱足够文天强一家去加拿大开始全新的生活,这也是文天强没有想到的事情。其实,就算是第一点没有做到百分百,文太也会冲着收购价来说服丈夫的,这种结果倒显得有些皆大欢喜了。
办完所有的收购手续,Tony也信守承诺做了“南风时报社”新的主理人。赖雨晴把报刊整改的事情全权交给了他,Tony决定停用以前的报刊名称,改名《亚太财经周刊》,将新闻视野拓展至整个亚太地区,这个定位正合赖雨晴、蒋少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