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听了蒋宏亮的话,心中有了底,于是开始陈述自己的第二个计划。他神情激动地说道:“蒋书记,我最近看了报纸,发现南方的娃哈哈搞得非常有特色,生意风生水起。而我们商鞅市的好山好水也从来不缺乏,这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注意到,酒厂和饮料厂在本质上其实相差不大。因此,我想在二龙山脚下建一个饮料厂,专门生产矿泉水和各种饮料。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来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水源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我建厂以后,我们喝的自来水将不再是硬水,我会引进一套先进的过滤净化装置,让商鞅人民都能用上健康甘甜的过滤水,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听了郭靖的想法,蒋宏亮内心激动不已,他暗自感叹自己没有看错人。郭靖这小子果然具有潜龙之资,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姿态,一刻也不愿停歇。而这,也正是蒋宏亮所期望的。郭靖先是协助自己稳固地位,扫清仕途上的障碍;接着又扫黑除恶,重拳出击,不仅净化了治安环境,还提出了公安干警职能交叉的提议,使得商鞅市在整个秦川省都声名大噪。而现在,他不仅要收购濒临倒闭的纺织厂,更是计划投资建立饮料厂,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为商鞅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宏亮深知,郭靖的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改善民生。他对于郭靖的远见和担当深感敬佩,同时也对商鞅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蒋宏亮目光炯炯地看着郭靖,那种神情仿佛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觉得满意。郭靖被蒋宏亮那两眼发光的样子看得有些发慌,心中不禁暗自琢磨:“蒋书记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这么看着我?”
郭靖的疑惑声打断了蒋宏亮的沉思,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于是迅速调整表情,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和睿智。他笑着说道:“郭靖啊,你这想法真是不错,建饮料厂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你这两天就抓紧时间做一个详细的策划案,争取过年后就开始动工。我们北方的发展步伐本来就慢,一步慢就可能步步慢,所以我们必须奋起直追,才能不被南方那些城市落下太远!”
郭靖与蒋宏亮对视之间,一股惺惺相惜的情感油然而生。郭靖深知,这位蒋书记的仕途绝非眼前所见这般局限,他的未来必定更加辉煌。而蒋宏亮也清楚,秦川这片小小的天地,终究困不住郭靖这条真龙。他坚信,从郭靖对家乡的热忱与付出中可见,只要商鞅政府能够真心实意地珍惜和回报他的努力,那么郭靖必将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回馈家乡,绝不会令人失望。
在郭靖与蒋宏亮等人交谈的这短短二十多分钟里,摇奖登记处已经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只有两个窗口的登记处,如今已经增设至五个,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那些原本对抽奖活动持观望态度的市民,也被这长长的队伍所吸引,不知不觉地加入了排队的行列。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越来越长,人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四十多分钟后,当最后一位市民完成登记,整个活动现场顿时沸腾起来。郭援朝一脸高兴地走到郭靖跟前,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笑着说道:“小靖,你猜猜看,今天摇奖登记的人数有多少?足足有三千六百多人!这已经比现场人数的一半还要多了。看来我们的活动真的很受欢迎啊!”
郭靖望着父亲那满面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笑着回应道:“爸,今天这场活动,我们主要是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给明年的年货节打个样。所以,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少。但等到今天的抽奖活动圆满结束,明年的年货节时,我相信附近的乡镇上买了年货的人都会迫不及待地等着参与抽奖。明年的活动才是真正的考验!”
郭援朝听后,豪气冲天,他笑着说道:“放心,一回生,二回熟。有了这次的经验,我有信心能够办好下一届年货节。更何况,你不是还在嘛,有你在,我还怕什么呢!”
郭靖笑着点了点头,说:“好的,爸。那就开始摇奖吧。既然登记的人数是三千六百人,那我们就直接分成两组进行抽奖,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至于最后的特等奖,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再增加一个名额吧。你去安排抽奖的具体事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