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砚台

这让郭靖不禁开始猜测,或许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位突然降临的西装男子。

郭靖的脑海中飞快地运转着,将之前的种种细节串联起来。他猜测,这位西装男子或许并不是老大爷所期望的顾客,甚至可能是他故意想要“宰”的“肥羊”。

所以大爷才问出了这句偏袒性的话语,郭靖何许人也,既然已经猜出了大爷的意图,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种打辅助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开口道:“老爷子,我进这店门已有十来分钟,挑选良久,终是看中了这砚台。做生意讲究先来后到,这砚台分明是我先看中的。至于这位后来的同志,虽然衣着光鲜,但也不能坏了规矩,公然明抢吧?刚才我们二人已经商谈了许久,价格都已经基本敲定。现在您若是要反悔,恐怕有失公允。除非这位公子愿意出价高于我,否则,我心口不服,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郭靖的话音落下,老大爷的脸上明显闪过一丝诧异,然而,就在这时,那位西装男子身边的女士却抢先一步开口,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这位小同志言之有理,自古买卖便是价高者得。既然你们之前已经谈好了价格,不论多少,我都愿意在此基础上加一成,不,甚至加两成,如何?”

郭靖闻言,心中顿时松了口气,知道这是鱼饵上钩了。

他微笑着伸出手,指尖轻轻指向玻璃柜内的砚台,那砚台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尤为乌黑发亮。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充满了对这件砚台的赞赏:“还是这位女士有眼光。你看这砚台的色泽和光辉,仿佛蕴含着岁月的沉淀。再看上面流转的纹路,显然是历经沧桑,痕迹悠久。这砚台,我猜测至少是民国时期,甚至可能是晚清时期的珍品。我和大爷刚才已经谈妥,这砚台的价值至少值三千块人民币。”

看着郭靖竖起的三根手指,老大爷心中暗自感叹:“后生可畏,这小子真是有勇有谋。”刚才他还纳闷郭靖为何要如此坚定地争取这砚台,现在却恍然大悟,原来郭靖是在巧妙地为他抬高砚台的价值。

老大爷回想起自己当初收购这砚台的情景,那是他花了仅仅200块钱从一位农民手中买来的。这砚台材质确实上乘,但问题在于它的年代并不久远。他原本以为这可能是民国时期的古董,但仔细鉴定后发现,其实只是六十年代的产物。他猜测,这砚台很可能是在大饥荒时期,人们为了换取粮食而无奈将其典当出去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购得这件宝贝。

然而,现在郭靖却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将这件砚台的价值翻了数倍。老大爷不禁对郭靖刮目相看,心中顿时好奇之心大起。

郭靖的巧妙言辞,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砚台瞬间身价倍增。老大爷看着郭靖那意味深长的微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没错,这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物件。陶公子,如果你真心想要,那么这价格嘛,最少得加到4000元。这样,我才能给这位小朋友一个满意的交代,也才能体现出这件砚台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