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就业中心

随着副市长离去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办公室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剩下郭靖与蒋宏亮两人对面而坐,气氛中多了几分轻松与默契。郭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率先打破了沉默:“蒋书记,咱们之前的约定,现在是不是可以正式兑现了?而且,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的酒厂即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扩招,计划新招一千五百名员工。这既是为了酒厂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考虑到能够提前为即将启动的饮料厂和食品厂培养一批熟练工。更重要的是,这能够为我们解决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算是我对社会的一份贡献吧。不过,蒋书记,我得先声明,这次的招聘我可是有要求的。”

小主,

郭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责任感,让蒋宏亮听后不禁喜上眉梢。他深知郭靖此举的深远意义,不仅是对地方经济的直接推动,更是对社会稳定与民生福祉的积极贡献。回想起之前郭援朝四处奔波收购酒厂的消息,蒋宏亮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郭靖不仅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更有着一颗回馈社会的心。

“郭靖啊,你这可真是给我送来了及时雨啊!”蒋宏亮由衷地感叹道,“我一直都在为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头疼不已,你这一招,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真是一举两得。至于你的要求,只要合理合法,我定会全力支持。说吧,你具体是怎么打算的?”

郭靖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目光中透露出一种不容忽视的认真与坚决,他缓缓开口道:“关于招聘事宜,蒋书记,我希望能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您当然可以推荐合适的候选人名单,但请理解,这些候选人必须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毕竟,我们这次招聘的是技术人员,他们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需要的是具备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个体。我们不是为了安置而安置,更不希望出现任何形式的‘养闲人’现象。那些不服从管理、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应聘者,恐怕难以适应我们的工作环境和要求,这一点,还请您能够理解。”

蒋宏亮闻言,心中不禁微微一沉,他深知这批下岗工人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郭靖提出的严格要求,他心里其实早有预感。但他也明白,郭靖的企业并非国有体制,有着自己的运营规则和用人标准,自己作为地方政府官员,虽有协助解决就业问题的责任,却也不能强人所难。

于是,蒋宏亮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理解,他语重心长地对郭靖说道:“郭靖啊,你的顾虑我完全能够理解,也支持你的决定。名单我会尽快整理出来,并亲自告知他们这次招聘的严格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至于最终能有多少人通过你的面试,那确实是要看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实力了。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能够激励他们提升自我,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郭靖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前瞻性的光芒,他继续说道:“确实,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认为,政府在推动再就业工作方面,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且富有远见的策略。首先,随着我们商鞅火车站项目的全面启动,建筑行业无疑将迎来一波人才需求的高潮,尤其是专业技能娴熟的建筑工人,他们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预见到,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流动人口的持续涌入,对于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愈发迫切。”

“在我的构想中,一旦工业园区破土动工,其建设规模之宏大,所需的人力资源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工人,更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到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而更为关键的是,我计划将工业园区打造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从产品的最初设计到最终包装上市,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实现自主掌控。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生产工人,更迫切需要一批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技术工人,比如精通自动化生产的工程师、擅长精细加工的技师,以及负责产品质量控制的质检员等。”

“此外,我还设想了秦王酒厂乃至未来可能拓展的食品厂、饮料厂、服装厂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蓝图。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样也对工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强烈建议政府能够成立一所专门的再就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这所学院应当集教学、实训于一体,专注于培养电工、焊工、钳工、车工等紧缺工种,同时也不忘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确保他们走出校门后,即能成为企业争相聘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