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和谈破裂第二次倭军入侵,历朝皇帝感慨当使者不易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便是为此。”

刘邦叹息一声,道:

小主,

“谁说不是呢?”

贞观世界之中,头戴皇冠的李世民哈哈笑了起来。

“这个大明使者的遭遇,让朕想起了唐俭。”

唐俭,曾任大唐户部尚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四年,李靖、李积等人奉李世民的命令出击东突厥。

定襄之战,李靖三千骑兵雪夜大破东突厥王帐。

白道之战,李积正面击溃东突厥另外一支大军。

颉利可汗一败再败,山穷水尽,企图以投降来作为缓兵之计,等待时间招揽部众东山再起。

李世民识破了颉利可汗的用心,假意让唐俭作为使者去接受颉利可汗的投降。

唐俭去到突厥大营,和颉利可汗又是喝酒又是拜把子定娃娃亲,让颉利可汗放松了警惕。

就在颉利可汗和突厥人以为得计之时,李靖李积再度出击。

唐军以苏定方作为先锋,一路奇袭突厥大营,彻底击溃了颉利可汗身边最后的数万突厥主力,并杀掉了一直鼓动东突厥和大唐做对的隋朝义成公主。

颉利可汗好不容易从大营逃脱,又被李积堵住杀了一通,最后被唐将张宝相率部生擒,拿回长安。

当苏定方带着七百骑兵杀入突厥大营之中时,作为大唐使者的唐俭就在这座大营中。

据说当时唐俭害怕突厥人找自己算账,直接让部下把自己埋在了雪里,伪装成一个雪堆。

等到战斗结束部下们再去寻找唐俭时,唐俭差点就被冻成冰雕了。

但唐俭本人对于究竟怎么躲过那场战斗一直是守口如瓶,所以真相是否如传言一般,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说,唐俭在这一战之中的确是立下奇功,功劳甚至可以说不在李靖之下。

即便后来唐俭因为当户部尚书时出了一些事情而被免官在家养老至今,也没有妨碍他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好奇心起来了,开口道:

“药师,定方,你们到处真没看到唐俭究竟有没有躲在雪堆里?”

苏定方忍不住笑了起来,道:

“程大人,我是全军先锋将啊,当时就是看到哪里有突厥人就往哪里杀,务求最大限度的冲乱突厥人的大营,哪里有时间去注意什么雪堆和营救唐俭大人呢?”

李靖摸着白须,同样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老唐是打完仗之后,自己不知道从哪个角落跑出来找到我的。”

“当时他确实是相当狼狈,但那种情况下不狼狈反而才奇怪吧?”

李世民带着笑意,训斥了一句。

“好了,老唐也是大唐的功臣,你们老想着抓住别人的糗事干嘛?”

众人闻言,齐声大笑。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李世民。

李世民开口道:

“派个人去问问老唐,看看他还想不想出仕。”

“他毕竟是大唐的功臣,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去治理西域。”

“要是他不愿意的话,就恩荫他一个儿子当知府吧。”

李治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不由感慨。

父皇对功臣们,其实还是挺好的。

不然魏征怎么可能寿终正寝?

李靖都被人觉得是当代司马懿了,现在都还能坐在朝堂上和父皇谈笑风生呢。

只不过说来也怪,父皇对功臣好,这些功臣反而不领情,一个个总喜欢折腾出各种事情。

难道说,这是因为父皇对功臣太好了?

将来我登基之后,是不是就真的没必要对功臣们这么好了?

李治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万历二十七年一月,丰臣秀吉再度出动兵马,进攻朝鲜。】

画面中开始出现一个又一个倭军的指挥官,并打出他们的姓名。

第一军指挥官加藤清正,麾下一万人。

第二军指挥官小西行长,麾下一万四千人。

第三军指挥官黑田长政,麾下一万人。

第四军指挥官锅岛直茂,麾下一万两千人。

第五军指挥官岛津义弘,麾下一万人。

第六军指挥官长宗我部元亲,麾下一万三千人。

第七军指挥官蜂须贺家政,麾下一万一千人。

第八军指挥官毛利秀元,总预备队,麾下四万人。

紧接着,是倭国水师。

第一舰队指挥官藤堂高虎,麾下两千八百人。

第二舰队指挥官加藤嘉明,麾下两千四百人。

第三舰队指挥官胁坂安治,麾下一千两百人。

第四舰队指挥官来岛通总,麾下六百人。

加上一直驻扎在釜山等地的部队,倭军第二次征讨朝鲜总计出动陆军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人,水军七千两百人。

【在出征朝鲜之前,倭国对朝鲜水师将领李舜臣心有余悸,运用反间计等各种手段,让朝鲜国王李昖将李舜臣下狱。】

【得知倭国再度来袭,李昖火速将李舜臣释放,但只允许李舜臣以白衣之身参军。】

【这位赫赫有名的朝鲜英雄,就这么成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此同时,李昖又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八百里加急向大明告急,请求大明的支援。】

“什么,倭国人又来了?”

大明皇宫之中,朱翊钧也是怒气勃发。

“这个该死的丰臣秀吉,之前胆大包天不接受朕的册封,驱逐大明使者,朕还没有和他算账呢!”

“好啊,既然这一次他还敢来,那朕就让他的倭国军队彻底留在朝鲜,再也别想走了!”

听着朱翊钧的话,在场的几名大学士、司礼监大太监面面相觑。

上一次出征,大明可以说是精锐尽出。

但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收复了朝鲜一半的领土,就只能议和。

这一次倭军又派了十多万人过来,朱翊钧哪里来的自信要全歼别人?

内阁首辅赵志皋干咳一声,开口道:

“陛下,兵部已经测算过了,这一次咱们最多只能派遣四万兵马。”

朱翊钧闻言,顿时大怒。

“混账东西,怎么比上一次还要少了一万?”

上次大明可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急急忙忙地抽调,最终后勤只能支撑五万人,情有可原。

都有了前车之鉴,怎么就一点准备也没有?

赵志皋无奈地请罪了几句,这才委婉地开口。

“主要是兵部那边觉得,短期内朝鲜不会再爆发战争了。”

朱翊钧愣了一下。

兵部怎么敢私自做出这种判断?

等等。

朱翊钧突然想起来了。

不是兵部,而是朱翊钧自己!

在上次议和成功后,朱翊钧自信满满地说,倭寇最少二十年内不敢再对朝鲜动什么歪念头了。

有了朱翊钧这番话,兵部可不就得照做吗?

朱翊钧咳嗽一声,掩饰掉脸上一闪而逝的尴尬,开口道:

“先通知朝鲜那边抵挡一段时间,出兵四万就四万吧,尽快就行!”

赵志皋答应下来,又询问道:

“陛下这一次准备委派何人作为主将?”

朱翊钧立刻陷入沉吟。

第一个出现在朱翊钧脑海中的名字当然是李如松。

不可否认,上一次的朝鲜战争李如松确实犯下一些失误,如在碧蹄馆之战中以身犯险差点死在前线。

但也有平壤之战的正面大胜,偷袭倭军龙山粮仓更是神来之笔。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而且李如松和倭国打过一次,对倭军也非常熟稔。

从正常的角度来说,李如松是最合适的。

但朱翊钧并不想要李如松出征。

李如松的老爹李成梁威震东北三十年,如今东北边军各个将领都是李成梁当年的属下。

由于地理原因,出兵朝鲜的主力部队只能是距离最近的东北边军。

这要是让李如松第二次统帅东北边军拿到对倭国的胜利,岂不是又再造出第二个李成梁?

朱翊钧思考了一会,开口道:

“这一次以麻贵作为总兵官吧,上次的哱拜之乱麻贵的表现不就很不错嘛。”

“哦对了,前两年他不是还把鞑靼人打得落荒而逃么。”

“嗯,再让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

“以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

“就这样吧。”

对于朱翊钧的一言堂,在场的众人都已经习惯。

赵志皋本就是老好人,不然也不能在这几年稳坐内阁首辅之位。

别忘了,国本之争现在还没结束呢!

至于司礼监那边,几个大太监更是被朱翊钧捏得死死的。

司礼监的权力是“批红用印”,这个权力说大非常大,但说小也非常小。

主要因素,就在于皇帝批奏折勤不勤快!

假如皇帝批奏折很勤快,每个奏折都亲自看过票拟然后批红,那司礼监的太监们除了给朱翊钧磨墨打下手,奉命用印之外,什么也干不了。

但如果皇帝非常懒,平日里压根不看奏折,大部分奏折都由司礼监大太监们负责决定是否批红用印,那这些司礼监大太监就相当于是短暂借用了皇权,自然牛得不得了。

很不巧,朱翊钧亲政至今,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喜欢亲自批阅奏折的皇帝。

即便是国本之争和大臣们闹翻了,不再上朝接见朝臣了,朱翊钧依旧还坚持批奏折。

唯一和以前不同的就是,所有和国本之争有关的奏折会被朱翊钧要求司礼监提前选出来,丢到没人注意的角落去。

所以终万历一朝,始终没有出现像王振、刘瑾那样权势滔天的司礼监大太监。

至于冯保,冯保得势的时候朱翊钧还没亲政,负责批奏折的是朱翊钧的亲娘李太后。

李太后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很多时候见识不足,需要仰仗别人的经验。

在隆庆朝就已经进入司礼监,有处理政务经验的冯保就获得了大量奏折批红的机会,才能如此具有权势。

别看万历皇帝不上朝,但这皇权他可是稳稳抓在手里,一天也没放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