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人海战术与齐军的火药攻势相对,等待援军的希望令齐军激昂。
可这种激昂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散去。
百姓们从早等到晚,依旧没有等来援军的身影。
他们所有人心中都疑惑地在想:为什么援军还没有来?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不是说好的援军两日后到吗?为何直到此时还没有来!
众人心中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却谁都不敢开口询问。
因为他们怕问来的,是他们不想听到的答案。
他们在等待中艰难渡过。
一日,两日,三日......
百姓脸上最开始的期待与希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与绝望。
援军不会来了。
一个残酷的答案在他们脑中浮现。
月落日升,天再一次亮了。
这一次,百姓们站在城门前,看着城楼上满眼疲惫,浑身是伤的宣威县令,问出了口:“援军是不是不会来了?”
县令看着底下的百姓,喉头紧绷,沉默着闭了闭眼。
若按军报上说:援军早该在三日前便到,可如今整整过去了三日,连半点动静也没有。
在这一刻,一向擅长安抚百姓的县令却说不出话来。
长久的安静令百姓心中摇摇欲坠的希望土崩瓦解。
“为何不答!”他们质问。
“不是说再守两日援军就会来的吗!为何我们苦苦守了五日,援军还是没来!”
他们崩溃,他们哭喊:“援军不会来了!朝廷抛弃我们了!”
“突厥说要屠城,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在这儿!”
“我们都要死!”
“不会有人屠城。”在一片哭声中,柳姒镇定的声音尤为明显。
百姓们停下了眼泪,齐齐看向她。
她穿着擦拭干净的盔甲,面色惨白:“只要撑到晌午,突厥就会撤军。”
“谁能证明!”有人质问。
“我能证明!”
话音落下,柳承明自人群中走出,站在柳姒身侧:“方才传来军报,援军晌午之前就会到达,我们只要撑到晌午,就都能活下去。”
若是从前,他的话自会有人信,可在经历了三日的空等后,百姓对他们的信任已经消失。
“三日前也是这样说,可援军来了吗!若这次援军依旧不来,后果谁担!”
“我担!”谢晏走到人群之中,拔出腰间佩剑。
百姓们见他拔剑,纷纷后退:“你想杀了我们不成!”
谢晏摇头,双手捧着剑递到方才领头质疑的壮汉前:“我乃圣人亲命的兵部侍郎,若援军晌午不到,诸君尽可用此剑,斩下我的头颅。”
看着那锋利无比的剑,百姓面面相觑,似在怀疑他话中真假。
就在这时,有人越众而出,怯怯接过了谢晏手中的长剑。
是个不过十岁的女孩,花猫似的脸上嵌着一颗宝石般的眼睛,有些害怕地看着谢晏:“若援军不至,我就用它砍下你的头颅。”
显然力气不够,她拿剑的手还在颤抖,剑尖触地,但脚却未后退一步。
对上女孩清澈的双目,谢晏温和一笑:“好。”
就在百姓们出神之时,一个怀孕的妇人走到那女孩前,将她手中的剑丢弃,斥责道。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女孩听着母亲的责骂,望了望谢晏身后的柳姒:“公主阿姊这几日不眠不休地守城,照顾伤坊里头的病人,她是个好人,我想相信她。”
童言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