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李白引起的党争

龙朔元年夏末,王安石罢相,司马光登台组阁,新法废止。

与此同时,秦国兵部侍郎司马懿领兵三万出征凉州。

但司马懿的大军还未出雍州,西边却传来了羌人愿意降服的消息。

就这样,诗仙李白的一次醉酒,让自己被抽了鞭子,让王安石罢了相,也让雍凉豪族再次登上了舞台,而潼关外的杨陵对此却毫不察觉。

小主,

等到入秋之后,北地的锦衣卫送来了王安石被罢相,司马懿军威震羌胡的消息。

而且司马懿被传的神乎其神,说什么大军还未出雍州,司马侍郎修书一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羌胡豪帅。

还有人说,司马懿天神下凡擒杀了羌人首领,然后一日就返回了雍州。

夕阳之下,点将台上的杨陵将手中的折子丢到一边,望着潼关上那面残破却依然飞扬的常字大旗冷笑道:“司马氏好手段啊。”

一旁的荀攸与岳飞对视一眼上前问道:“王上,可是关中有变?”

喊杀声远远传来,微凉的秋风中混合着粘稠的血腥味。

杨陵吸了吸鼻子笑道:“王安石罢相,司马氏掌权。”

荀攸眉头微蹙道:“王介甫虽性情古怪,但有辅国之才,为何匆匆罢相啊?”

杨陵咧嘴一笑,望着荀攸道:“公达以为呢?”

荀攸何等聪慧之人,但此时也不由得心中一紧。联想到司马氏的崛起,荀攸顿时便想到雍凉士族门阀再次与掌权的秦王皇甫麒开始了博弈。

而楚国的士族在强势的楚王杨陵的压制下丝毫不敢逾越,但荀氏这样的大族,即便是楚王杨陵也不敢太过苛刻。

就在荀攸进退维谷之时,一旁的魏征义正言辞的大声道:“哼!皇甫麒早年为皇甫嵩收留,却坐视皇甫嵩败亡!还排挤皇甫嵩之子皇甫骊!轻信狼子野心的司马氏!”

“此等不仁不孝,不忠不义之徒!即便王介甫有通天之能,昏聩无知的皇甫麒恐怕也不会听的!”

“王上!执掌一国,当克己修身,谋万世之局!切不可像皇甫麒这般短视!”

魏征一身正气,广袖高冠,举手投足之间气势恢宏,字字铿锵,声如洪钟。

杨陵微微一愣,正色拱手行礼道:“玄成先生!真吾之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