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莎莎无不鄙视地:“得了吧你,在自家人面前还装,你下面有几长,身上有几斤肉我还不清楚。你不写,我来写!”
说罢,这位待过门的媳妇提笔洋洋洒洒几行字一气呵成。
借条交到史寥龙手里,那几行字歪歪扭扭,堪比小学生。签名是“妻朱莎莎”和代“夫麦红超”。
史寥龙把借条折成小长方让麦莹莹收好,他知道这就是个形式,就算这货后期耍懒他也不可能拿着这张纸去打官司。
乡下人的生活好像才是最为遵循自然规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小主,
晚八点多大多数的人家都熄了灯,一大家子人的矛盾用钱化解了,接下来就该洗洗睡了。但是史寥龙见老丈人拎着两个桶出去打水,丈母娘这才告之今天下午就停水了。
史寥龙一听头就大。他暗自懊恼自己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从大江城出发时就应该带上两个洗漱的面盆。一个洗脸,一个泡脚。
在刚和麦莹莹结婚的几年里,每年回老家,在晚上遇到“洗洗睡”的事就让史寥龙浑身不自在。因为老家只有两个大面盆,一大家子五口人的洗脸洗脚都使用这么两个。
当时的史寥龙还是新女婿,回趟老家像贵客,丈母娘和老丈人总是让他第一个去洗,说第一道水干净。
史寥龙那时候是个没心没肺的小伙子,不懂观察,不会看事,心想第一个洗和最后一个洗都是自来水烧开,有什么干净不干净的。
后来他才知道洗漱的面盆只有两个,家里所有人都用这盆子,也许这村的每家每户都是这通操作,自家人不嫌弃自家人!
后来史谨谦出生,每年回老家史寥龙夫妇都会带四个盆子,两大两小,大的夫妻用,小的孩子用。
再后来,老家装了电热水器,这个尴尬算是解决了。
不过热水器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挨家挨户都装这个,导致村里老旧的压力泵负载不起,水压小,但凡洗澡喷淋头里出现的水柱像细水长流一样只适合浇花,不适合淋身。
最近这两年,村里隔三差五地停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所以不在意这事,没人反应。老年人还是按往常一样用桶打井水烧开,所以停水对这里人的生活影响不大。
今天家里有6个人,面盆还是那么一个红色的面盆,而史寥龙已经不再是新女婿了,享受不到抢“第一道水”的待遇,这待遇给了未过门的媳妇朱莎莎。
朱莎莎也许是入乡随俗,也许在她那边的老家也是这般操作,所以见怪不怪。这新娘子在隔断专门用来洗漱的三平方小房子里唱着“明天我要嫁给你了”,看来是心情大好,好像刚才闹别扭,写借条的事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麦莹莹则拿了纸和笔替老家人为这次婚礼筹备花了多少钱列明细。
流水席请的专业厨师班子,一天两餐,一餐六桌,为时两天。所有的荤菜厨子包办,费用.
12米的充气拱门摆放时间与流水席同步,400一天,三天的费用是1200.
戏班助兴搭台于婚宴流水席的第一天下午4点开场,为时2小时,费用4600.
自家提供给厨子的各类蔬菜按斤共计940元。
礼服一套红旗袍,一套西装,租金一天分别为400和260,两天共计920元。
喜粮、瓜子、散装的粮食酒与市价10元一盒的香烟共计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