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此事说来话长了。据说他最初是拜在张君门下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沈晋伦就看上他了,追着他非要他拜入自己门下。估计后来他拗不过,便拜了两个老师。”沈睢笑起来。
“据说这次兰亭舟成会元,沈晋伦自己在家大摆三日筵席呢,比他自己亲孙子中举都高兴。”
“看来果然是个人才。”公孙奕有些心动,但也只是心略微动了动,毕竟他手下不缺人才。
光是王府里的谋士就不下二十人,更何况朝堂上那些归属于他的人。
“杜恪又是怎么回事?”公孙奕对杜恪始终不放心。
于是,范睢又将杜恪到京都后的一干事等都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公孙奕皱着眉,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有哪里不对。
“加强对杜恪的监视,每日每时都要有记录。”
范睢一惊,问道:“王爷,杜恪可有不妥?”
“我们派去盯梢的人,并未见他有何异常呀?”范睢生怕自己有什么错失或者遗漏了什么。
公孙奕只是摇摇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贵妃生下太子之前,各方都得小心提防。”
范睢点头称是,心中却在嘀咕。“贵妃生下太子”这里每个字他都听得懂,可合在一起,怎么他就不明白这是啥意思呢?
为何太子一定是贵妃所生的?难道就因为贵妃与王妃是亲姐妹?可扶持一个外甥,哪有自己上位来得好。
要知道他们这帮谋臣一直追随公孙奕,想的就是哪一天他能君临天下,这样,他们一路陪着他打拼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虽说废掉景和帝,扶一个年幼的孩子上位,也不失继续巩固权利的好办法,但最终还是差了些。
谁不想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呢?
更何况,光是立太子这条路,就不好走。景和帝后宫扩充的那帮妃嫔们,人人身后都站着各方的势力,都在觊觎太子之位。
虽然想不明白,但范睢还是很尽心地去布署了新的监控方案。
而此时,在皇城的太极宫内,公孙睿与姚玑正在闲话。
“想不到兰亭舟还真一举拿下了会元。”公孙睿笑道,一脸欣慰。
“梓童,你朕给昀儿挑的老师,还不错吧?”
“陛下的眼光,那定是最好的,臣妾是万分服气地。”姚玑笑着,给公孙睿递了块蜜糕,“那殿试上,陛下打算给他第几?”
“呵呵,他都文昌帝君转世下凡了,朕自然也得助他一臂之力,好成就一段大雍的传奇。”
“以后让他辅佐昀儿,也更名正言顺些。”
姚玑忽脸色凝重,道:“今日太医院的来回话,说贵妃胎像很稳,母子二人都很健康。陛下,昀儿回宫的事,拖不得了。”
“你放心,我定不让皇兄的如意算盘得逞。”公孙睿轻轻拍着姚玑的手。